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我真沒想當暖男> 第六百三十一章品牌戰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三十一章品牌戰略 (2 / 2)

李哲搖了搖頭,“這個品牌名稱文化特色太強了,不利於對外推廣,品牌名稱要夠簡單、通俗易懂,還要好聽,符合潮流,這樣才容易被消費者記住,利於宣傳推廣。”

他現在有些理解為什麼很多國產品牌都起個洋名字了。

美特斯邦威、TCL、奧克斯、TPLINK……這些都是國貨。

因為很多國人就是偏愛、信任國外品牌。

不過,李哲雖然放棄了華裳這個品牌名稱,但卻打算做一個華裳漢服系列。

漢服實用性不行,在美觀上卻是吊打西式服裝。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沒有上層推動,後世也能掀起漢服熱、漢服運動的原因。

又有哪個女生能拒絕一套好看的漢服呢?

真要能把漢服運動給做起來,讓國內每個年輕女生都擁有一套物美價廉的漢服,就是幾百上千億規模的市場。

況且海外還有6000多萬的華人華僑,以及眾多的華語文化愛好者,這些都是可以輸出的海外市場。

後世對漢服著迷的老外也不少。

白薇想了想說:“叫卓雅(JORYA)怎麼樣?”

“這是個女裝品牌,早就有了。”張文君提醒說。

白薇不愛打扮,對女裝品也不怎麼了解。

“要不叫艾薇兒?不行,好像這個品牌也有了。”

……

三人商量了半天,想了不少名字,但總覺得不夠好。

“算了,你倆還是等回去後再慢慢想吧。”李哲有點煩了。

“記住,服裝品控一定要把好關,雖然我們做的是輕奢品牌,但設計和質量卻不能比那些國外大牌差。”

國產服裝品牌發展不起來,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內很多企業過於“聰明”,淨搞些歪門邪道。

品牌企業卻不想著好好做產品,心思全放在了虛假營銷、文字遊戲上,誤導消費者購買假劣產品。

等品牌、口碑做爛了,就再“換馬甲”。

有的企業甚至乾脆連產品都不生產了,以賣牌子為生。

就像“大名鼎鼎”的南極人。

這個早年的國產知名品牌其實早已停產多年,但卻有1000多家合作供應商,4500多家授權經銷商,19年僅品牌授權費用高達13.05億。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產品也沒生產,光靠賣牌子就賣了13億。

而在這麼幹的品牌不只是一個南極人,更不侷限於服裝行業。

很多人不是不想支援國貨,而是很多國貨品牌實在不爭氣。

等事情說的差不多了,李哲便和白薇和張文君兩人一起離開了會議室。

“對了!”

他想起什麼似的說:“公司別註冊在內地,註冊在港島那邊。”

這時內地和港島那邊相比經濟差距仍然比較大,雖然滬市的GDP在09年就超過了港島,但平均薪酬上還是相差太多,更何況港島還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因此不少人對港貨還是高看一等,喜歡去港島那邊旅遊、購物。

先期披上一個港貨的名頭,有利於品牌的快速推廣。

還有就是港島是自由港,將公司設在那邊也更有利於出口和開拓東南亞市場。

徵集一下品牌名字,作者取名無能,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好名字。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