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從蘋果股票上賺到的錢,夠他交幾千年的“蘋果稅”了。
等國產機成熟了,再把蘋果手機甩一邊去。
其實,李哲也想過做手機。
要不然等做手遊了,還要被手機巨頭們卡脖子。
別以為只有“蘋果稅”,安卓手機也有“安卓稅”,只不過安卓稅更隱蔽。
安卓系統不從遊戲玩家手裡拿錢,而是從遊戲公司手裡拿錢。
但手機卻不是那麼好做的。
智慧手機熱潮時,做網際網路的,做電腦的、做家電的、坐汽車的等等都跑去做手機了。
可這些巨頭們,真正做成功的,又有幾個?
組裝機都不好做,更別說解決晶片這樣的核心技術問題了。
要是隻做一個小品牌組裝機,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會分散了精力。
所以還是安心做泛娛樂吧。
只要能成為泛娛樂巨頭,就可以反過來要挾手機巨頭們。
比如,就沒誰敢收企鵝的系統稅。
就連蘋果也要讓步。
霸鵝可不是白叫的。
要是真的能把趣動公司,做成行業巨頭,到時和企鵝公司也可以掰掰手腕。
6月10號,李哲離開美國,回到了國內。
回到滬市後,他就再次去了嘉定,視察趣動公司。
此時,趣動公司已經不是剛成立時那二十多人了。
不過兩個月,公司就擴充套件到了一百多人。
李哲把安雅他們幾個公司高層,叫到會議室,開了個會。
《繼承者們》播完後,短影片平臺的流量就暴跌。
從日均訪問使用者三四千萬,不弱於優ku這樣的影片平臺巨頭,降到了一千五六百萬。
直接腰斬,並且還有降低的趨勢。
這麼下去肯定不行,必須要把平臺流量做起來。
安雅他們提議,再找一部熱播劇,在平臺播放。
這個辦法肯定可行,但像《繼承者們》這樣的大熱劇可不多。
就算是《微微一笑很傾城》,也很難有《繼承者們》的熱度了。
畢竟,這算是國內第一部成熟的偶像劇。
況且,只靠熱劇去帶流量也不是辦法。
後世,那些短影片平臺是怎麼引流的?
李哲想了想,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
“可以炒熱度。”一個二十五六歲,留著齊耳的短髮的女人開口說。
說話的人叫馮文曦,是短影片工作室的負責人。
“怎麼個炒法?”李哲看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