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國內著名的旅遊景區之一。
此時《大鬧天宮》劇組正在這裡拍攝花果山和水簾洞的戲份。
雖然這部分並沒有周閏發的戲份,不過他還是跟著劇組來到了這裡。
而李木自然也跟到了這裡,昨天下班之後向王忠軍打了個電話得知他們正在這裡拍戲,李木立馬訂了一大早的機票趕到了。
現在拍的是孫悟空和猴子們一起玩耍的戲份,就在附近圍觀的李木發現他們竟然是打算拍一部3D電影。
因為正面拍攝的攝影機並不是一個,而是兩臺攝影機並排擺在同一個架子上。
其實3D電影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複雜,至少在拍攝的時候並不比2D電影麻煩多少。
其實最早的3D電影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有了,那時候還是最古老的拍攝方式。
就是拍攝的時候放置兩臺平行的3D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臺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像。
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左眼只能看到左邊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邊攝影機拍攝的畫面,最後由大腦神經產生立體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不過這種方式後期製作成本太大,所以以前的3D電影大多數只是寫科教文藝片。
而現在《大鬧天宮》劇組用的則是並排型的3D攝影機,即兩款攝像機處在相近的位置,後期處理相對容易,成本也大幅較少,關鍵是拍攝過程相對容易了不少。
不過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最新款的3D攝影機,採用了單機雙鏡頭的結構,拍攝和處理相對更加容易,成本也再次縮水。
至於華宜為什麼沒有選擇最新款的3D攝影機李木就不知道了。
而其實電影院裡的3D電影有相當一部分不過是由2D轉制的。
說的通俗一點,2D轉3D,可以理解為把2D畫面的前景、中景、背景全部剪出來,重新貼到一個立體的動態浮雕上,然後用分別表示左右眼的虛擬攝影機再拍一遍,再放映出來就成了2D轉3D的所謂“偽3D電影”了。
這種將一部2D電影轉製成3D電影在國內只需要五六百萬,而花這幾百萬就可以讓票價翻倍,這也就難怪會有這麼多製片方選擇轉制3D了。
......
“咔!過!”
隨著導演的一聲令下,一場戲馬上就拍好了。
而導演烏爾扇喊停之後就向著李木這邊走來,顯然人家也發現了他這個不速之客。
“李導來了,歡迎李木前來指導工作!”烏爾扇笑著和李木打招呼。
李木連忙擺擺手,“什麼指導不指導的,我可還沒拍過3D電影呢,這不正要像烏導你請教!”
烏爾扇笑道,“什麼3D不3D的,拍起來和普通的電影也沒什麼區別,主要還是後期製作罷了!”
李木道,“話是這麼說,不過兩臺攝影機拍出來的畫面也要水平啊,這不也要靠導演和攝影師嘛!”
兩人聊了一番電影的拍攝事情,李木提出了正事,“我這次來想必烏導也是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