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號,第二十九屆華夏電視劇飛天獎於今晚八點在京城水立方舉行。
作為原本的華夏電視劇行業最高獎項,飛天獎這兩年隱隱有被金鷹獎超越的趨勢。
相比飛天獎的嚴肅,由湘南電視臺主辦的金鷹獎更加具備娛樂元素,也更符合大眾的口味。
作為飛天獎組委會主任,張修齊一直致力於改革飛天獎,將之變成華夏最權威、最受觀眾認可的電視劇獎項。
不過前兩年一直收效甚微,歸根究底還是來自於上面的壓力,這終歸是政府部門的獎項,講的是一個論資排輩,就算出現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也無法打破這個常規。
畢竟改革從來都是有很大風險的,不管任何行業,一旦打破原有的規則必定會牽扯到大部分人的利益。
而且下面的人也不是都願意改革,君不見歷史上主張改革的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沒有好下場。
商鞅變法,遭車裂。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被幽禁餓死。
吳起在楚國變法,被亂箭射死。
王莽改制,復井田,國滅身死。
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死後被抄家、挫骨揚灰。
戊戌六君子命斷菜市口。
王安石是為數不多的幸運者,因為宋太祖祖訓不殺士大夫。
無數事實擺在眼前,改革就是找死。
權貴之法不可廢,除非是餓的沒飯吃了沒辦法。
不過改革一個飛天獎倒是沒有那麼恐怖,大不了就是丟官。
雖然上面不同意改革,像金鷹獎那樣弄成一場娛樂秀,全部是一些當紅的小生花旦。
不過大概也是想到堂堂宣傳部主辦的獎項竟然被一個地方臺舉辦的“小獎”給比下去了讓他們臉上無光,飛天獎從今年開始改成一年一屆,而且提名名單也放寬鬆了許多,許多小鮮肉小花旦也能被提名,青春偶像劇、言情劇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不不過按照上面的尿性,最後得獎的估計還是那些人,這才是最難改變的,畢竟那些老一輩演員或許沒有年輕人人氣那麼高,但是他們的人脈可不是別人能比的。
這些人大多都是從各大製片廠、劇院出來的,還有從表演學校畢業分配到央視、廣電、國家電視劇製作中心的。
二三十年的時間方方面面盤根錯節,想動他們的利益何嘗容易。
不過這些細微的改變也是成功的開始,萬事開頭難,現在走出去的第一部一定要走好。
“人生自古誰無死,怕死怎能留名!”
飛天獎組委會主任張修齊整了整衣領,走出辦公室準備迎接貴賓入場。
......
場館外面,李木一行十多人乘著七八輛豪車抵達了會場。
“今年的飛天獎變化很大啊!”
還沒到門口,李木看到現場至少有兩百名記者,正圍著什麼人才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