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自家公司的情況於東的眼睛還是忍不住眯了起來,看來對於自己去年大動作還是滿意的。
雖然嘴上直說這不算什麼,不過心裡還是很得意的,當初他都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就差去銀行抵押貸款了。
不過唯一讓他不滿意的就是《港囧》沒有達到原本的預期了。
雖然電影上映之前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十二億的票房就算是及格了,能有個十五億都算是大爆。
畢竟不像《三大白骨精》、《趙子龍》、《戰狼》那樣都是3D大片,在票價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不過人總是不容易滿足的,剛開始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十五億的票房,可是等首週末四天的成績出來之後他心裡的目標瞬間拔高了十億,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戰狼》創下的紀錄。
不過隨後票房直線下跌,連春節七天長假也沒能漲回來,到今天元宵節總票房“才”十七億不到,而且單日票房只有一千多萬了,估計下畫時只有十八億多點的票房。
看到於東先是眉開眼笑的,之後又是一臉鬱悶,李木就知道他在想《港囧》的事情。
李木接過金喬喬端來的茶杯,抿了一口才說道,“《港囧》確實有點可惜了,本來那麼好的開局很有希望再破紀錄的,而且同期基本上沒有像樣的對手,排片一度都有百分之七十多,就是口碑不太好啊!”
於東點了點頭,前年的《泰囧》後面連續有《阿凡達》、《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兩個強敵,排片只有《港囧》的一半都能拿下十億票房就是靠著良好的口碑以及堅挺的走勢。
而且《泰囧》的首日票房只有三千萬,《港囧》首日票房卻高達一點六億,超過五倍的差距最後總票房竟然沒有超過兩倍。
於東搖頭嘆息道,“是我和王長天太過相信徐錚了,當初他拿著劇本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就覺得劇本太亂了,主線也有問題,而且他不用陳賀和王保強,執意要重新挑選演員,後來我們都被他那套“情懷”理論給說服了,想著當初的《大聖歸來》不也有情懷的作用在裡面嘛......”
聽著於東絮絮叨叨地述說著當初的事,語氣裡滿是後悔,李木就忍不出笑了。
要利用情懷是沒錯,不過好歹也看看物件啊,《大聖歸來》利用的是西遊情懷,有多少人是從小看《西遊記》看到大的,可是《港囧》呢?
就靠一些經典的粵語歌曲和電影就想成功夜未眠太想當然了吧。
如果請來程龍、周閏發、周星池他們幾個在影片裡客串一下還差不多,搞那麼多配角有什麼用。
黃金配角,黃金配角說穿了還是配角,周星池身邊那麼多經典的配角有幾個離了他還能火的?
再說那些粵語歌曲除了《上海灘》、《萬里長城永不倒》還有那首傳唱度廣的?絕大部分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沒聽過,《滄海一聲笑》、《當年情》不配上電影誰聽得出來是什麼。
“徐導確實有欠妥當了,沒有照顧好觀眾的感受,現在觀影主力都是些年輕人,電影裡出現的那些歌曲、電影片段都在他們沒出生的時候就有了,可能沒有起到作用吧,《港囧》真正的受眾還是在一些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身上,作為一部成功的喜劇片應該做到全年齡段覆蓋,畢竟它不能拍成3D,在相同的觀影人次上票房本來就處在劣勢!”李木斟酌著說道。
於東說道,“看來下一部“囧”系列還是要請你來寫劇本啊,最好把你們公司的鄧朝、陳賀也找來,他們兩個都很適合拍喜劇片。”
得了,於東又盯上他李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