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好萊塢大片將同時登陸華夏的訊息還在繼續擴散著,在這個網路時代任何一件小事只要傳開了都能造成非同一般的影響,更何況對於國內電影行業來說,這將是一件影響到未來幾年國內電影市場結構的的大事。
國產電影贏了,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將徹底失去他們的位置,眾多電影公司也不再畏之如虎。
一旦輸了,而且是輸的一塌糊塗的話,好萊塢大片將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的主流。
而且各大公司對於大製作也將會更加謹慎,大片越來越少,能夠和好萊塢電影相抗衡的也就越來越少。
如果真到了這個地步,以後各大公司只敢在國產電影保護月的七月,以及十一國慶節兩個時間段上映。
十月一向是米國電影市場的低迷期,正好橫在暑期檔和感恩節檔中間,除了一些小公司的獨立電影之外,真正的主流商業大片從來不會在這個時期上映。
偌大一個華夏電影市場,一年之中要是隻剩下兩個月的時間留給國產大片,那真和東南亞那些國家差不多了。
到那個時候,國產電影就真的死了。
就在外界紛紛擾擾的時候,李木、於東、王長天、馬化藤、陳天喬五人在京城一家酒店包廂裡再次達成了合作。
幾人重新安排了一下電影的首映時間。
伯納今年年底有兩部,準確地來說應該是兩部半電影,分別安排在賀歲檔開頭和末期上映。
而新畫面的得《金陵十三釵》預定的日子是十二月十五號。
最後的結果就是,《西遊記之女兒國》放在十一月二十四號,也就是西方人的感恩節當天上映,為賀歲檔的國產片開個好頭。
《龍門飛甲》十二月二十二日週四,在冬至當天,也是平安夜的前兩天上映,第十天還能碰到元旦小長假,也是個不錯的時間了
《泰囧》將在一月二十一日,大年三十當天上映。
雖然這幾部電影和陳天喬、馬化藤都沒有關係,不過他們幾人之前已經達成了合作,也就樂得幫忙宣傳。
畢竟他們以後的電影也少不了要伯納、光羨兩家公司來發行。
至於為什麼沒有拉上啊裡和百渡兩家公司!
一來市場就那麼大,人越少當然越好,而且這個小團體裡發行、宣傳、製作一樣不缺。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兩家公司根本沒有重視這個行業,他們插進娛樂圈不過是看在內地市場越來越大,想要分一杯羹罷了,本質上來說和八九十年代香江那些投資電影的人差不多。
只有藤訊和勝大是想將這個產業做大做強,變成自家集團一個重要的版圖,而不是臨時起意想撈比塊錢。
一個很直接的證據,新成立的幾家公司只有藤訊和勝大拍了一部大片。
而其他公司,別說大片了,這麼久才拍了兩部小成本電影,真當這一行的錢是那麼好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