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嶽小隊小心地慢慢推進,他嘗試透過「精神感應」去確認己軍其他王牌小隊的位置,找個較佳的突破點。
本來賈圖少尉、賈比少尉及松永真少尉三機爭霸是最佳方向,其次是夏亞隊長的方向。但他忽然「瞥見」蓋亞「黑色三連星」小隊,便亳不猶疑往那邊靠近。
為什麼?因為蘇嶽所知的「歷史」中,此戰最後戰勝關鍵,全賴夏亞上尉和「黑色三連星」小隊擊沉「阿南刻號」並俘虜了雷比爾將軍。
夏亞上尉的機動性太強,活動範圍遍及整個戰場,可以謂無參考價值。「黑色三連星」還算「正常人」,攻擊方向有跡可尋。
「兄弟,跟上!」蘇嶽自己可能都沒有發覺,他慢慢習慣用上「兄弟」兩個字。
「收到。」
推進路線上,直線路徑途中有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8艘護衛艦,以及至少6個戰鬥機小隊。
宇宙的戰鬥是全方位的,360度環回,這是地球上任何戰鬥都沒法比擬的。即使最為相像的海戰,基本上因為載具、環境、介質等所限,都算不上是全方位戰場。
要成為宇宙戰場的精英駕駛員首要是對戰艦的結構、火炮的攻擊角度及射角、裝甲的結構有全面認識,懂得如何利用這些盲點。
「新」蘇嶽無論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都未曾受過軍校訓練,幸好「舊」蘇嶽是個學霸,知識及技巧十分牢固,而且「傳承」了給「新」蘇嶽。
故而,蘇嶽一舉手,一投足都像個精銳軍士。隨手的幾個操作,扎古2型利箭一般沿著一艘薩拉米斯級巡洋艦的底部飛翔。
高速的氣流迎「面」撲來,舒服得全身的毛孔都張開,彷如來了一個芬蘭浴,積聚的倦意暫時得到舒緩。
戰艦底部沒有防禦?當然不是。但如此稀疏的火力無法對蘇嶽等人構成絲亳威脅,而且緊靠船體飛行,令鄰近戰艦投鼠忌器,避免了被火力封鎖。
蘇嶽駕駛著扎古2型,一下「橫向桶滾」(水平飛行,如桶狀翻滾避過了防空火炮的鎖定,接一下「筋斗」,瀟灑地地穿過了第一艘戰艦。
接著,蘇嶽再次提速,瞄準鉛垂面下方的一艘薩拉米斯級俯衝而下,俯衝的姿態極至華麗,不斷在加速、失速之間變換,機體呈垂直大螺旋俯衝,所有炮火一時都捕捉不住他的飛行軌跡。
就在撞入戰艦前的一刻,蘇嶽再次把持操作杆,猛然拉起後,機體90度變換成水平推進,短短几秒間,機體同時以「桶滾」轉向,左手換上了280mm火箭炮。
換裝火箭炮之際,機動已成水平推進,當火箭炮託穩時,炮口竟然「自然」地對準了前方艦橋,蘇嶽「感受」到了艦橋上軍士的恐懼,但無阻他按下發射按鈕的動作。
這個華麗的飛行動作如果放到地球,稱為「失速尾旋」。不過失速的原理是靠著地心吸力才做到,當速度低於升力,便會形成「失速」。但這裡沒有地心吸力,扎古也沒有固定機翼,所以談不上什麼「升力」。
蘇嶽的飛行動作是仿照此動作創作而成,其中的「失速」,是依靠高難度的變換速度及調動姿勢噴做成的。
在艦橋劇烈爆炸的火光和煙霧中,蘇嶽的扎古2型穿越而出,繼續「趕路」。
「叮!摧毀薩拉米斯級巡洋艦一艘,獲得2000點經驗,小隊獲得200點經驗。」(人物等級:7(5700/6400/小隊等級:1(880/1000
照理小隊經驗應該是860,中間多了的20點可能是剛才中途由希羅和達里爾擊毀的攔截機。
不過,蘇嶽沒有理會這些資料了,留給他的時間無多,得爭分奪秒。看他又往下一艘擋路的麥哲倫級戰列艦撲去。
不得不說,雖然戰鬥由始至終都是由蘇嶽自己擔當著火力吸引者、主攻手,包辦了戰鬥。
作為他的僚機達里爾發覺自己不要說配合作戰,就連跟上隊長都十分吃力,看著他一個個高難度的特技飛行動作,他快要吐出血來,多想開口求情:「隊長,等等我啊!」
可是,他看到另一端的希羅,於是絕望地忍住了口,你女馬的!希羅居然能跟上隊長的推進。而且,當隊長作垂直螺旋俯衝時,他早已提前進入到戰術位置,替他清理水平面的攔截機。
「啊!他們還是人嗎?我可是堂堂吉翁中央軍校甲等畢業!」
他內心絕望地呼喊道:「可以等等我嗎?」
蘇嶽和希羅自然是聽不著達羅爾的心裡話,他們要忙著對付眼前的麥哲倫。蘇嶽機緊緊貼著艦側飛行,規避著流彈,艦身上的印花「Konrad Adenauer」大得充滿了扎古的主監察器。
 「Konrad Adenauer」即「康拉德·艾德諾」,德國二次大戰後的首任總理,帶領戰後的西德穩住了頹廢的局勢,被德國人譽為「真正的領導者」。
高速飛行再配以飄忽不定的「橫向桶滾」,戰艦上的火炮手根本難以鎖定他的飛行路徑,更遑論瞄準。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