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種觀點在日本不是主流,所以身為茶屋老闆,對茶道瞭解淺顯的池田並不知曉而已。
明朝時,乞丐出身的洪武爺朱元璋,知道老百姓疾苦,知道貢茶茶餅製作勞民傷財,耗時費力,於是下令,貢茶一律由茶餅改為散茶。
這一道命令,影響深遠。從此,發端於魏晉、興盛於唐宋的抹茶文化從此消失,變成了泡茶文化。
當時的文人、大臣,為了歌功頌德,各種鼓吹泡茶優於抹茶,說這樣更加貼近自然云云,寫了大量此類文章。
以往優容的點茶文化就此消失,茶葉走入尋常百姓家,出現了大碗茶、烏龍茶等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茶。茶道真正成為了“所有人的茶道”。
在日本,因為抹茶耗時費力、勞民傷財這個性質沒有變,所以鼓吹茶道應該往尋常百姓家走的聲音,並不是主流。
但不是沒有。
至少千利休本人,就從來沒有說過茶道只屬於上流階級。
到了現代,各種稀奇古怪的人出現,連鼓吹茶道應該學習中國,用散茶、棄抹茶的都有。
在千臨涯家中,書架上放滿幾百年間,各種茶人、甚至各國茶人對於茶道的論述。
自穿越以來,他不去上學,並不是在家中無所事事,而是將這些百年間茶人的精華論述沉澱,統統吸收了一遍。
因此炮製出一個類似池田的言論,並不足為奇。
池田雖然在這個理念上傾注半生心血,然而他的半生,並不足以抗衡茶道400年之積澱。
千臨涯昨晚瞭解了池田一弘生平後,就料到他會如此發言。所以昨晚,他就打好了腹稿,不管池田怎麼出招,他都有應對辦法。
今天池田就恰好撞槍口上了,還是以最慘烈的方式。
不過,千臨涯一點都不同情他。
今天這個日子,正適合踩人上位,只不過,被踩的人是池田!
在茶會會場中間,那個顯眼的紗帳中,一隻纖纖素手,拿起一顆飽滿的鴨梨,放在櫻唇邊。
“咔哧”,鴨梨豐富的汁水在唇間擴散開來。
“你覺得他怎麼樣?”嘴裡“咔哧咔哧”吃著水果,少女輕柔的聲音在帳內響起。
“怎麼樣?誰怎麼樣?”坐在一旁的少年問。
“還有誰?難道我還會在意那個茶屋老闆?”少女似乎很暴躁,僅僅一句話就生氣了。
“可以,我覺得可以。”少年趕緊說。他有點害怕這女孩生氣。
“我也覺得可以。”少女嘴角露出一絲有些殘忍的笑容,“這次來得總算不虧。”
少年不敢抬眼看她。
儘管她的容貌,她令人窒息的美貌,讓整個紗帳熠熠生輝,但他深知她的性格,不敢有絲毫不敬。
對於這個青梅竹馬,他不僅沒有半分覬覦,甚至不想跟她待在同一個空間內。
磕磕巴巴的,池田總算發言完畢,將話筒交還給了主持人。
主持人大冢接過話筒,發現話筒上全是汗水,在衣服上擦了擦後,非常敬業地用飽滿的聲音道:
“剛才兩位老師的發言,都讓人如醍醐灌頂,謝謝兩位老師。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進入茶具展示環節。”
“我們提前通知了幾位老師,讓他們帶來珍藏多年的珍貴茶具,能有幸在這裡欣賞幾位老師的茶具,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感到非常榮幸。那麼,就從木部老師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