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上半場幾乎就是巴西隊的進攻演練,大小羅也漸漸找到了狀態,人們終於看到了一直只存在於紙面上的夢幻四重奏在現實中的樣子。
比賽第四十分鐘,卡卡和小羅連續二過一,從中路堂堂正正地直接捅進澳大利亞的禁區,羅納爾多接到小羅的傳球后左右橫突,一腳爆射破門。
進球后的大羅罕見的大吼了一聲,來到角旗區附近高高跳起,狠狠地向著天空揮出了一拳,彷彿他前面停著一架想把他帶回外星球的UFO,現在終於被他一把擊碎。
“連續三屆世界盃進球!個人世界盃第十四球!羅納爾多追平了蓋德.穆勒的世界盃進球紀錄!他距離創造歷史只剩一步,我們今天能夠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嗎?”
大羅的復甦絕對是大部分人喜聞樂見,而又讓各種對手深惡痛絕的。
下半場開始後,巴西隊繼續掌控場上局勢,不過看得出來大家都想幫羅納爾多破紀錄,卡卡甚至在可以射門的情況下選擇把球傳給了羅納爾多。
可惜大羅再度發揮失常,一腳把球踢出了底線,跟紀錄擦肩而過。
希丁克果斷放棄了比賽,連續換下三名主力,弄上來三名防守球員,傳達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儲存實力,這場少輸當贏,下場死磕克羅埃西亞。
按這個思路來說,希丁克其實才是最適合中國足球的教練,因為他不僅戰術理念靠譜,通曉人情世故,還深諳中國應試教育的精髓:會做的題絕不丟,大題只做第一問,就算不會第一問,至少也要寫個“答”或“解”。
澳大利亞已經認輸,佩雷拉也沒有趕盡殺絕,除了繼續讓羅納爾多留在場上,卡卡、羅納爾迪尼奧和法爾考都被換了下來。
國家隊足足有二十三個人,雖然不可能讓每個人都上場,但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換下核心避免傷病,換上其他人適應比賽都是基本操作。
最後二十幾分鐘沒有因此變成默契球,剛上場的三條友可沒有卡卡那麼大公無私地去幫羅納爾多刷分,一個個恨不得一條龍帽子戲法,巴西得攻勢看起來倒是更強盛了,但其實節奏和陣型亂七八糟,各種華而不實,要不是時間已經不夠,希丁克都想再搞一波看看能不能逆風翻盤。
哨聲響起,比賽結束,巴西隊30完勝澳大利亞,手積6分提前出線。
賽後少不了各種吹捧,巴西的奪冠賠率也是剛升又降,第一輪過後唱衰巴西的媒體們又再一次統一了論調:
如此巴西,何人能敵?
是剛60血洗塞黑的阿根廷,還是90分鐘苦戰後21險勝象牙海岸的荷蘭?
是依靠德科和C羅打進世界盃處子球后同樣提前晉級的葡萄牙,還是魯尼復出後戰力得到恢復的英格蘭?
反正大家巡視了一圈都沒找到答案。
總不能是半死不活的法國或者義大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