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來做明帝> 第五十四章 二十二日見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四章 二十二日見聞 (2 / 3)

戰爭,就是這樣的。它是野蠻的,血腥的。

它看起來是理智的,又看起來是不理智的。

它有內在邏輯,又可以不按常理出牌。

按照建奴用兵的慣例,在二十一日主力抵達京師前,必定要由大軍前鋒,大約一個牛錄(兩三百人)試探性攻城。明朝很多城池都是被這種試探性的攻擊、嚇破膽,攻下來。但此次沒有。黃臺極在二十一日下午抵達後,立即令正黃旗猛將、開國五大臣費英東之子圖賴率部千餘人攻城、試探。

按照軍事上的看法,在明朝遼鎮兵還未抵達京師,關寧鐵騎、袁崇煥還未到,他們其實有後顧之憂。以袁崇煥的脾氣,即便野戰不敵,八成還是會率部衝到京城之下,死戰報國。但在二十二日的上午,黃臺極毅然決然的發動全軍的猛攻!

所以,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局勢就是這麼個局勢。

在武英殿部署完各自的任務後,崇禎下令廠衛去抄家,到偏殿裡換一襲青衫直裰,帶著方正化在身邊護衛。再帶著翰林文震孟、黃道周往在城中四處檢視情況。

很多原則性的東西都是他定下來的,由孫承宗、李邦華、畢自嚴補充。他要親眼看看效果和執行情況。

他不是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不會因為建奴的軍隊打到京城之下搞的心態都崩了!他很清楚,城下不到五萬建奴,攻不下有兩萬多兵防守的京城。

倪元璐被崇禎委以重任,協助李邦華,他推薦同門好友、翰林侍講學士黃道周來隨駕。

李邦華在城南宣武門外的京營校場設立指揮部。滿城的青壯由“順天府尹”、次輔成基命徵召,繼而到校場匯聚,由李邦華整編,再做最後的分配。

城中徵召來的青壯,主要是兩種用途。第一,輔兵。上城頭守城,倒金汁、丟滾木等、再聽從命令。必要時,會補充到各部之中。

第二,徭役。城中的木石拆除、運送糧草、傷員、做飯、跟著官吏維持秩序等事務。

李邦華在天啟年間接任畢自嚴為天津巡撫。整頓兵備為各鎮之首,因功擢升兵部侍郎。

所以,搞軍事整備這樣的事情對他來說,駕輕就熟。

而且,他自崇禎元年末就是京營提督。京營上下的事情,他早就捋順。

中午後,崇禎帶著幾個近臣,近加入的國子監祭酒孔貞運一起到城南的兵營中。

校場被隔開成一個個的區域。青壯依次而來,靠右行走。

有幾個從國子監新招募的監生充作的軍中吏員不斷的高喊:“招募輔兵,三餐管飽,一餐有肉,每日給糧3升,有沒有人來?有沒有人來?”

密密麻麻正在排隊的青壯之中,不時有人心一橫,跟著這些吏員走掉。

校場的標杆上,一連串的掛著用石灰醃製好的腦袋在風中搖擺著。這都是今天上午剛殺的京營裡的貪汙官吏。

以大明朝官吏的尿性,自前幾日昌平兵抵達,進城佈防,備戰開始,戶部、少府大筆的物資發下來,他們怎麼可能不貪?你怕不是在開玩笑。

崇禎的應對也很簡單:殺頭,抄家。貪多少都給老子吐出來。

軍中將校、吏員貪、殺!

京城各部的經辦官吏貪,殺。

他早就和孫承宗、李邦華說好,拿人頭震懾某些人。不存在什麼罪不至死、打板子、革職這種不痛不癢的懲罰。

旁邊有標語:貪一升糧,全家沒下場,男頭懸高粱,妻女去教坊。

又有:既往不咎,改過自新。治病救人,懲前毖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