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麼朝代,都喜歡給前朝修史,這代表著對前朝的一種繼承。
還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理念。
大唐對前隋,其實也是有這樣的關係。
早在去年,魏徵就接任了修訂《隋史》的任務,感受歷史的記載,這本書大概耗費了十年,這才修訂完成。
這修訂史書了,對楊堅楊廣的功過做了評價。
這就等於給了天下人一個交代,表示我大唐繼承了前隋,同時也認識到了前隋那些個錯誤。
接下來我們會積極發展國家,避開前隋那些錯誤。
但是關於天下正統,似乎還是缺點什麼,缺點人情味。
前隋三大徵高句麗,楊廣那個大傻子不僅僅沒有打下高句麗,還葬送了幾十萬將士的性命。
更重要的是竟然把兵器資敵了,後來大唐與高句麗打仗,對付很多武器都是前隋時期士兵用的。
這就水平,後來很多喜歡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人還喜歡誇楊廣的軍事能力。
這些人不僅僅不看史書,還愛看一些博眼球的毫無根據的文章。
根據李昀腦中的貞觀年間大事,到了貞觀十年,李二這才以糧食換回了前隋三十萬將士的骸骨。
這一件事顯然進一步體現了李二愛民心態。
不過既然李昀現在來了,何不提前幾年呢,就算不成功,老百姓依舊會傳揚他們的善良之舉。
魏徵和長孫無忌等人都是老政客,自然明白這件事的重大意義,做好了絕對可以青史留名。
所以他們都非常認可這個做法。
不久後,李二就派人把他們一干人的意思傳遞給樸霖城和埃偲摩。
埃偲摩自然無所謂,草原有的是馬,別說一千匹,兩千匹他都能做主,反正到時候送一些此等馬也行。
樸霖城倒是有些猶豫,他沒想到大唐君臣竟然想要安置那些前隋將士的骸骨。
根據高句麗人的想法,不是讓那些骸骨暴屍荒野來的更痛快嗎?
大唐又不是大隋,有什麼理由幫著前隋將士搞這些呢?
埃偲摩在一邊說道:“漢人就是虛偽,他們一向如此,這一次肯定也是這樣。”
樸霖城點點頭,想了想,還是不敢做主,畢竟三十萬骸骨,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就算是請人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挖掘出來。
不過為了讓大唐答應比試,他打算起一個轉達作用,因此表示可以代為轉達,但具體行不行,還要看高句麗高層的意見。
大唐這邊自然也是知道情況的,樸霖城一個在外的使節,不可能有權利決定高句麗國內的事,所以早有心理準備。
樸霖城願意代為轉達,那就不錯了,反正說出去就算不成功,朝廷也沒有錯。
於是大唐,高句麗,突厥三方的第二次比鬥就此約定,就在明天早上。
……
李昀隨後便回東宮了,他這兩天住在左武衛大營,但是有些想魏琬瑜她們了。
大概到了下午三點,李昀正摟著候少娉午睡,有太監來報,說是謝聰有重要情報。
片刻後,李昀見到了謝聰,後者一禮,先是感激李昀救了謝舒穎,然後他說他們已經抓住了陳銘的表哥,並且表哥還爆出了一個重要的資訊。
原來陳銘的表哥這段時間伺候突厥人,他隱約聽到了突厥人聊天,好像這群突厥人是要與大唐某位將官做交易,交易內容就是大唐的邊防各衛的情報。
李昀微微一愣,隨後慎重的問道:“陳銘的表哥會說突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