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均哥,我想問問就是組合的迴歸,應該和我的工作沒有時間衝突的吧?”
&nmmm……其實這個公司已經有安排了,XO的專輯製作你肯定要參加的,還要參加MV拍攝之類的,只是說打歌的話你就不用參加了,公司這邊對你有別的安排。”
“別的安排嗎?”
“對,有經紀公司對你很有興趣,大機率你會完成一個簽約。”
“啊?”
“是美利堅的經紀公司,現在和公司還在談,之後你就會知道了,對你沒有壞處的。”
“哦……”
徐來從林炫均這裡得到的訊息還挺勁爆的,他沒想到還真有公司來找他來了,看公司這邊的反應似乎很有戲。
“我好像正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一直對自己的藝人生涯都還比較迷茫的徐來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只要越變越好,大概就是走在正確路上的解釋吧?
……
蘇江此時正是半夜,而隔了一個太平洋的美利堅卻是正值白日,《RollingStone》的新刊發放,有很多美利堅人都在同時關注著,特別是對音樂關注的人們對《RollingStone》都還是很認同的,儘管它這兩年開始越來越偏向黑人文化的說唱以及流行市場,但長久以來累積下的名望讓大家依舊對它很認可。
出乎美利堅人以及各界人士的意料,《RollingStone》上突然又出現了一個黃色面板的新人,這在美利堅這個自由過度無疑是放下了一顆榴彈。
要知道上一個被採訪的黃色面板人士還是PSY,《江南style》的騎馬舞火遍全世界,他上這個雜誌的封面情有可原,可這叫徐來的新人是誰?雖然上的不是封面,可這也很令人驚訝了。
自由美利堅並不自由,對外宣稱人種平等、拒絕種族歧視也不是真正的對膚色沒有高低之分。
現在的黑哥們兒因為某些運動已經成為了黑命貴,而黃種人依舊還是那樣,在競技體育上不受待見,在音樂文化上依舊是這樣。
儘管亞洲不是什麼音樂荒漠,可在這樣的環境裡邊開出一兩朵花還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最近一直在宣稱什麼多元文化,或許《RollingStone》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懷揣著這樣的心思,其實很多人對徐來就下意識地低看了一眼,畢竟這人的名字一點也不耳熟,誰知道是從哪個旮旯裡看到的?
不過仔細一看徐來的採訪內容,其實更主要是看徐來的代表作。
“《GalwayGirl》?好像有點眼熟。”
“《VivaLaVida》……似乎在哪兒看過?”
“嗯?B榜第四十七名和第五十一名?”
“剛出道五個月的亞洲新人?”
再結合樂評人們對於徐來第一張專輯《Light》的評價,這似乎並不是他們想象之中那種拿來湊數的歌手,而是一位真正有才華的選手。
就像《RollingStone》雜誌上某位樂評人對他的評價。
“這張專輯的名字叫做《Light》,大概徐來他自己對它的期盼也是想要它發光,我認為他做到了。”
隨後,不少人便去找徐來的專輯去聽,除了三四首歌曲因為不懂語言和語法稍微感覺差一點之外,其他的歌曲都是出乎意料地棒!
除兩首主打曲之外,專輯裡還是有好些歌曲能夠抓住聽眾得耳朵的。
這專輯……好像有那麼一點猛啊!
這是不少聽過徐來的歌曲的人的想法,而他逐漸上升的輿論和專輯歌曲在B榜上升高的排名也在表明這一點。
歐美市場的大門,好像對徐來開啟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