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引進矮馬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沒有壯丁的家庭使用的,矮馬個頭矮小,性情溫順。能拉小馬車,裝運二三百斤貨物沒問題,能馱一百多斤東西。可以供婦女兒童騎乘。
不過矮馬畢竟屬於非主流,整個滄州而言主流依然是馬、牛、毛驢,至於騾子不能繁殖,屬於馬和毛驢的改良品。
矮馬場南五里地是大食馬場,這種兔子一樣的大馬,身材相對短小些,但是速度很快,尤其是短距離衝刺,那速度無與倫比。
馬場上幾十匹大食馬穿著馬衣正在活動呢。
這裡的採用的是大食馬和燕雲馬雜交,生產二代大食馬的。所生產的馬匹並未進入騎兵當中,而是透過馴馬師的精心訓練,然後作為高檔奢侈品賣給富商,偶爾個別的馬匹被作為賞賜,賜給有功的將領。
劉壯不解的問:“咱們騎的馬都不需要保暖,為什麼這馬需要穿棉被啊。”
飼養員說:“大食國終年炎熱,跟咱們的廣東類似。所以造就了這種馬面板比較薄,遠遠沒有草原馬、西夏馬、燕雲馬那麼抗凍,一到過冬就是個麻煩的事情,需要穿上厚厚的馬衣來保暖,下大雪的話就只能在馬房裡不出來了。”
柴林說:“還不止呢。草原馬吃各種雜草,吃玉米秸稈。大食馬則要麻煩的多,需要花生秧、苜蓿草配合燕麥好好飼養,所以騎兵種不能推廣這種馬,否則的話會被累死。”
玉米紅薯花生的推廣,現在顯現出巨大的威力來了。
這三種作物,不僅僅糧食產量高,能養活人。
生產的秸稈更是非常的多,是飼養馬牛毛驢等牲口的好飼料。
尤其是紅薯秧子、花生秧子,營養最為豐富,不用說牲口吃了,趕上荒年人都可以吃。
初冬時節,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堆放的各種草料。
柴林在屯糧的同時,也注重屯草料。不僅僅各騎兵營都有草料庫。
滄州軍在柴家莊、定海港、鹽田附近修建有二十個草料存放點。這些是種子商行從農戶手裡收上來的上好草料,以花生秧、紅薯秧為主,全部是乾燥好的草料,使用打草機粉碎了,無腐爛無變質。
同時農戶自行也囤積草料。
現在大牲口數量極多,各家餵養各家的,秸稈一點點不浪費,秸稈草料要過腹還田,透過牲口,造成肥料還回田野裡去。
王家溝,王大毛家。
王大毛現在是偵察營副營長,算得上是中級軍官,年收入幾百貫還是有的,但是一家人過得還是非常的低調。
王大毛爹是建築隊的工匠,現在養馬島修建房舍,是個小工頭,月收入在一貫以上。
王大毛娘和兩個弟弟在家務農。
現在這日子過得富裕的流油。
王大毛家兩頭健壯的毛驢,兩頭驢駒,一輛膠輪大馬車,羊圈裡還有十五隻綿羊。
種著二十畝地,王家溝的地都是山坡地。往年這個村子連娶媳婦都困難的村子先如今富裕起來了,影響最大就是紅薯、花生。
這兩種作物太狠了,非常適應山坡地,只要肥料給的足,豐產沒任何的懸念。
今年家裡種的十畝花生產了六千斤花生,除了種子錢等等,淨利潤賺了十貫錢。
這還不算花生秧子,得了花生秧子有六千多斤,浩浩蕩蕩的一大堆,在地頭上堆著,用草苫子蓋好了。
至於紅薯,那產量就更不得了,畝產紅薯幹一千五百斤左右,十畝共計得一萬五千斤紅薯幹。
紅薯秧子草料也有八千多斤。
王二毛說:“往年沒糧食吃發愁,今年糧食太多也發愁。紅薯幹只能打成紅薯粉做窩頭吃,一萬五千多斤,這要吃到後年馬月啊。乾脆多養幾頭豬,明年外銷豬吧。”
娘說:“你小孩子家懂個啥,前天柴總兵剛剛下發了通知,要求各家各戶屯草屯糧,做好過荒年的準備。”
王二毛說:“遼兵不是退走了嗎,怎麼又要打仗?”
“遼兵退走是因為咱們滄州軍兵強馬壯,錢糧無數。但是遼兵退了,可能還有金兵、西夏兵。總之不能大意了,明天把地窖清理一下,存放一千斤大白菜,五百斤黃豆。”娘說。
三毛說:“那草料怎麼辦,草料總不能屯地窖吧。”
“囤積草料不是要把草料放地窖,而是在冬天儘量節省草料。從今天開始毛驢、綿羊都不許在家吃草料了,到荒坡上吃乾草去,把紅薯秧、花生秧都節省著。萬一要是騎兵徵用,咱們立刻就交上去。”娘說。
“好的。”王二毛說。
娘又說:“這兩年富裕了,努力奮鬥的習慣可不能忘記。你們兩個都好好的幹活,哪個娶媳婦也不要指望你哥的錢,你爹的錢。”
“啊,那我們怎辦。”王三毛臉跟苦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