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林過來的時候,新醫館已經正式開診了,醫館不比別的也不用放炮慶祝,也不能說恭喜發財之類的。
孫桂正在診室看病,旁邊還跟著兩個徒弟。
來了箇中年男人,面色發黃,經常腹痛。
孫桂說:“為了郎中後繼有人,先讓徒弟給你瞧瞧,他瞧完了我再瞧。”
中年人說:“應該的,應該的,幹啥都是從學徒開始的。”
別看是學徒,相當的仔細。看眼皮,看舌苔,摸脈,摸肚子。
“最近是不是睡覺時候流口水,磨牙。”徒弟問。
中年人說:“小郎中你真厲害,讓你猜對了,我媳婦都不願意跟我一起睡,我說我天天晚上磨牙,像要吃人一樣。”
學徒並沒多說,孫桂開藥,說:“你這病是嚴重的蛔蟲病,肚子裡的蟲子少說也有幾十條,還好來得及時,我給你開藥,回家儘快煎服。以後生活一定注意,吃飯前一定洗乾淨手,不要喝生水,尤其是接觸農家肥之後千萬要洗手。”
“好的大夫。”這中年人想起來了,前段時間給麥子地施肥,用手抓的,沒洗乾淨手就吃飯了,沒想到這麼快就中招了。
接待完這個病人,有個大夫過來給孫桂說:“莊主來了。”
“哦,好,你來給病人接診,我去看看。”
孫桂說著來接待柴林,柴林就帶了一個解寶,二人都是便裝,正在住院樓檢查呢。兩層的住院樓,寬敞明亮,一大間十幾個平方方三張床。
柴林問:“孫館長,這病房樓設計的可還滿意?”
“滿意,非常的滿意。採光好,通風好,有利於病人恢復,最主要是價格收的低,病人們承受的起。二樓帶有沖水茅廁,很是方便,就是這維護成本有些高,需要用鍋駝機把水抽到頂樓。”孫桂說。
“嗯,正是因為不方便,才建了兩層樓,要是方便最少得建三層樓。”柴林說。
孫桂道:“一般情況下足夠了,兩棟樓一百間病房足夠了。”
“現在是足夠了,可是一旦發生戰爭,那就不夠了。遼金兩國打的熱火朝天,醫護兵培育你要上點心,有什麼困難儘管提。”柴林說。
孫桂說:“莊主放心,醫護兵最大的困難在於認字,字認全了,就方便的多。半年吧,半年時間能培育二百醫護兵,會些簡單的包紮、上藥等等。至於困難主要是常用藥材供應量不足,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則無藥可用了。”
“在沂水縣已經發展數千畝金銀花,近期又從別處購買了苗子,準備另外發展幾千畝,產量很快就上來了。”柴林說。
這所醫館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門診樓一棟,住院樓兩棟,後面空地還有十幾畝,住院考慮如果一旦發生戰事,就搭建帳篷,構建戰時醫院。
柴林倒是考慮建造一個醫學院,可是一來地盤小,二來能力聲望不夠,所以只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