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公主怕白復心有猜忌,主動談起竇潛琴挑之事。
青鸞公主道:“竇潛的琴聲確實出神入化,引人入勝,往往一曲奏罷,琴聲數日兀自縈繞耳際。自梨園首席李龜年逃難到江南後,長安再無人能有此琴技。
剛開始,我也聽得入迷。後來有一天,琴聲的調子變了,我才有了警覺。”
青鸞公主細細講起那日感受:那日很晚,竇潛才來宮中奏琴。琴聲遠遠傳來,美輪美奐,猶如夢境。
青鸞公主一邊喝著剛沏好的玫瑰花草茶,一邊品味天籟琴聲。聽著入神,不由從寢宮內步入庭院。林梢上,皓月如一盞金盤,懸掛在天幕,庭院裡的花香草氣在夜中更加濃冽芬芳。
琴聲調子鬥變,似淺笑,似低吟,軟語溫存,柔靡萬端。青鸞公主心中一蕩,暗自揣度:“這曲兒怎麼如此好聽?”
只聽絃聲淙淙,曲調漸漸急促,似催人起舞。青鸞公主又聽得一陣,只感面紅耳赤,百脈賁張,心旌搖動,數次想躍起身盈盈一舞。
再後來,那琴聲暗香飄忽,纏綿宛轉,便似一個女子在深閨中哀怨嘆息,一會兒軟語溫存、柔聲叫喚,一會兒又放浪呻吟、春閨難耐。
青鸞公主年紀尚小,對男女之事不甚了了,聽到琴聲時感應甚淡,琴中曲調雖然愈發勾魂引魄、撩人心絃,她聽了只覺羞臊,沒有太多過激反應。
青鸞公主覺得竇潛琴韻不正經,自此之後,每逢竇潛奏琴,青鸞公主便用絲棉掩住耳朵,不聽琴曲。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白復嚇出一身冷汗。
長孫晏行告訴過白復,花間派有一首專門勾引良家女子的淫邪琴曲,叫“皓月潮汐曲”。
當小娘月事快要來臨、春心萌動之時,演奏此曲,往往能令女子春心蕩漾、情慾大動。倘若再服上一定劑量的春藥,即便是良家女子,也會變成淫蕩婦人,主動寬衣解帶,投懷送抱。
此曲壞人名節,陰損無比。本以為此曲已經失傳,沒想到時隔數十年,竟然又再現人間。
白復一頭冷汗,心想:“幸虧青鸞乃是處子之身,未經人道,否則很可能會被竇潛這淫賊引誘,失身於他。”
想到這裡,白複眼中寒光一閃,殺機頓現。
白復心生一念:“能算準公主月事週期,還能在飲食中暗下春藥,此人應是公主身邊之人。看來青鸞貼身的宮女或者宦官,定有人被收買,幹了見不得光的事。”
白複眼神一轉,不動神色問起青鸞公主的日常起居。
白復心道:“先不要打草驚蛇,找到此人後,順藤摸瓜,定要找到幕後黑手。”
白復初步判斷,張皇后一定與幕後黑人脫不了關係,甚至本身就是幕後黑人。
不過,饒是如此,也不能簡單下結論,以防中了奸人之計、誤中副車。只有拿到確切的證據,才能最終下判斷。
“到時候,可別怪我手段殘忍、辣手無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