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淮之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淮之亂 (1 / 2)

一帽紅塵,行來韋杜人家北。滿城風色,漠漠樓臺隔。

目送飛鴻,景入長天滅。關山絕,亂雲千疊,江北江南雪。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作》龔自珍(清)

……

烽煙滾滾,刀兵四起,戰爭是所有安分守己百姓的災難。然而,原本一些籍籍無名、桀驁不馴的江湖草莽,卻因為安史之亂,從綠林走入軍界,成為地方大員。

淮西節度副使、御史中丞李銑和淮西節度副使兼宋州刺史劉展就是這麼兩個人。

安祿山叛亂之初,唐軍在河南道的主力——河南節度使張介然統轄的陳留唐軍、以及封常清招募的軍隊迅速瓦解。安史之亂初期與叛軍對抗的唐軍幾乎都是河南道當地的州縣軍隊或義軍。統領這些軍隊的將領也基本上都是河南道地方人物,如劉展、許叔冀、尚衡等。這些河南道的將領在戰亂中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地盤和軍事實力,成為唐軍在河南道與叛軍對抗的主要力量。

李銑和劉展由於戰功,迅速從一介校尉晉升為朝廷一方大員。

李銑因曾破永王李璘的叛軍,而被擢升至淮西節度副使,劉展的晉升則更為迅捷。

安史之亂之前,劉展僅是陳留參軍。戰亂期間,劉展因參與平叛而破格拔擢,晉升為試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年),劉展因御軍嚴整,再次被擢為滑州刺史,旋移宋州刺史,充淮西節度副使。

雖然貴為唐軍高階將領,但兩人身上的江湖習氣絲毫沒有改變。李銑貪贓枉法,兇惡殘暴;劉展狂妄自大,剛愎自用。

兩人私交甚篤,攻守同盟,相互袒護,歷任淮西節度使都對這兩個桀驁不馴、傲慢無禮的傢伙深惡痛絕,可又拿他們沒辦法。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節度使,真正的軍權都掌握在這兩個地頭蛇手裡。

上元元年,淮西再次調來一名節度使。這個名叫王仲升的新淮西節度使與之前的幾任不同,不是個善茬。

至德二載(757年)夏四月,王仲升追隨郭子儀,與僕固懷恩、渾釋之、李若幽等將領一起,在三原縣白渠留運橋設伏,全殲叛將李歸仁統領的五千名叛軍精銳鐵騎。從此名聲大振,進入肅宗的視野。

王仲升上任後,監軍宦官邢延恩察言觀色,發現此人是個心狠手辣的主兒,便主動跟王仲升交好。兩人合計,扳倒李銑和劉展,將淮西兵權牢牢掌握在手裡。

在邢延恩的支援下,王仲升以“貪暴不法”之罪,請了聖旨,將李銑軍法從事。

除掉李銑後,王仲升又瞄準了劉展。

在邢延恩的暗中策劃下,上元元年,淮西盛傳一句童謠:“手執金刀起東方,劉氏當為天下王”。

邢延恩建議,用這條讖言對付桀驁跋扈的劉展。

王仲升心領神會,馬上就將這句謠讖附會於劉展,將朝廷奏報:“劉展一貫心懷叵測,圖謀不軌,且“劉”姓應驗謠讖,應儘早將其剷除,以絕後患。”

為了把劉展一桉做成鐵桉,王仲升懇請監軍宦官邢延恩入朝面聖。

邢延恩回京後,向肅宗進言,道:“劉展和李銑本是一夥。如今李銑被誅殺,劉展疑懼不安。若不趁勢除掉,恐怕其會作亂。

不過,劉展手握重兵,最好是用計除之。不如擢升劉展為江淮都統,讓他接替原都統李峘,等他交出兵權,前往廣陵赴任時,再於途中,將其抓捕。此計僅憑几名驍勇的將士即可完成。”

肅宗深以為然,下旨任命劉展為江淮都統(即一人兼任淮南東、江南西、浙西三道節度使),同時下密詔,命原江淮都統李峘,原淮南東道節度使鄧景山聯手除掉劉展。

邢延恩自以為這個調虎離山之計萬無一失,卻沒有料到,畫虎不成反類犬,此計竟引發了一場席捲江淮的叛亂!

當邢延恩帶著詔書來宋州宣旨時,劉展本來受寵若驚,叩謝隆恩。並計劃當晚大擺酒宴,盛情款待聖使。

晚宴前,劉展手下將領張景超找到劉展。

張景超本是倭國遣唐使,因頗有謀略,歸國途中被劉展重金禮聘,挽留在軍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