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代〕
……
見目的達到,張皇后親自起身,素手皓腕,給白復斟茶。張皇后笑道:“大人,本宮還有一事相求。”
白複道:“娘娘請講。”
張皇后嘆了口氣,道:“本宮雖然貴為後宮之主,陛下對奴家的寵幸無以復加,貌似要風有風要雨得雨,但這一切都只是人前風光而已。
但說到底,賤妾不過是個因美色而得寵的女人罷了。一旦色衰愛弛、陛下移情別戀,本宮所擁有的一切就會像沙丘城堡一樣,轉瞬被潮水沖毀。
所以,我們做妃嬪的,最終還是要仰仗自己的皇兒。本宮僅有兩個皇兒,佋兒和侗兒。本宮最大的期盼就是這兩個孩兒能成大器,能為其父皇分憂。
沒想到佋兒早薨,僅剩侗兒陪在本宮身旁,孤立無助。一想到此,本宮心如刀割。侗兒年幼,若無貴人照看,保不齊又會出什麼意外。
做母親的,孩子才是母親的心頭肉。
將軍您公忠體國、戰功赫赫,乃我大唐國之柱石。侗兒若能得到您的照拂,前程一定不可限量,還望將軍日後多多關照!”
這幾句話看似客氣,實則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白復能改換門庭,全力支援定王李侗入主東宮。
白復沉吟片刻,回道:“娘娘不必客氣。
定王乃是陛下的血脈,在下定會盡心竭力照管,不會讓興王的悲劇再次重演。
不過,立儲一事,乃是陛下的家事,在下作為臣子,不便干預。”
按說,白復應對已經很得體了,不應再有更多的要求,但是張皇后卻不這麼想。她自有盤算:
“從目前的形勢看,盟友李輔國很可能已經暗中倒向白復。
師父尹鳳藍被捕,自己身邊再無後援。倘若不抓住李俶和白復暗生嫌隙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李俶登基,自己和李侗不但風光不再,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這次來,張皇后做了充足的準備,務必要趁熱打鐵,一戰把白復搞掂。
……
張皇后美瞳注視白復良久,方才開口,道:“將軍之所以答應的如此婉轉,說到底,還是因為李俶是青鸞的胞兄吧?”
白復淡淡一笑,並不否認。
張皇后笑容如鮮花般慢慢綻放,道:“將軍,倘若侗兒是你的親生骨肉,你可願意躬身入局,捨身輔佐?”
白復錯愕,不知張皇后何出此言。
張皇后起身,輕移蓮步,來到白復身旁,一拉裙襬,慢慢跪坐在白復雙膝前。
白復大驚,趕忙伸手相攙,道:“娘娘不可?”
張皇后輕輕推開白復的攙扶,捧住白復雙手,把芙蓉般的臉龐貼在白復掌心,輕輕摩挲。
張皇后抬起頭,深情款款地望著白復,朱唇輕吐:“如果奴家願意為將軍誕下一子,將軍可願意輔佐咱們的孩兒登基?”
白復知道張皇后來者不善,設想過種種應對舉措,卻沒想到張皇后竟提出如此匪夷所思之請求。
張皇后貝齒輕咬丹唇,媚然一笑,道:“奴家的月事即將到來,今日是懷孕的最佳時機。倘若能在此得到將軍的寵幸,懷上將軍的骨血,以將軍和奴家的非凡之姿,所生出的孩子定非凡品。
李俶不是一直跟將軍過不去嗎?既然如此,與其跟他在朝堂上做意氣之爭,不如順理成章奪下他的儲君之位,換成咱們的孩子。
你我夫妻二人踔厲同心,定能輔佐咱們的孩兒榮登大寶,成為九五之尊。
如此一來,李唐的社稷,神不知鬼不覺換成白氏的江山,由將軍的血脈來執掌天下,如何?”
白復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