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輔國雖然權勢滔天,但心機卻遠比太子李俶和越王李系深沉。他跟白復打過幾次交道,深知白復不可小覷。既不敢輕易招惹白復,更不願跟白復結下化不開的樑子。
接到李輔國的拜帖,白復陷入沉思。李輔國顯然是刺殺自己的嫌疑人之一。他還沒有想好如何應對李輔國。
……
大明宮之叛,白復親眼目睹了高力士與李輔國的生死決戰。
李輔國施展“怨偶兇靈”的妖法,讓白復幾乎可以斷定,李輔國就是安祿山在肅宗身邊佈下的暗子,也是安祿山時代叛軍潛伏在長安最高階別的密諜。
白復把自己的猜測告訴高力士。高力士沉吟片刻,也將一段往事講給白復。
兩人將自己掌握的情報互相印證,馬嵬坡兵變之謎一點點揭開:
正是在李輔國的策劃下,護衛玄宗的北衙禁軍才突然發動譁變,將楊國忠等楊氏族人滿門屠戮。
禁軍將士不依不饒堅持要楊玉環的命,李輔國也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替安祿山將楊玉環擄走。
鑑於尹鳳藍跟安祿山有過一段苟且的露水姻緣,李輔國放了尹鳳藍和楊亦蟬一馬。
李輔國要挾尹鳳藍,命其向玄宗推薦能假死的“還魂丹”。
此計一石二鳥,一方面減輕玄宗內心的負罪感,另一方面,可以神不知鬼不覺擄走楊玉環。
只要楊玉環服下還魂丹,屍身完整,以李輔國的妖術,他就有把握在起出墓穴棺槨後,讓楊玉環死而復生。
當時,高力士並不知道李輔國有此妖術,但隱約覺得此事絕不簡單。
高力士苦勸玄宗不要聽信尹鳳藍之策,然而,玄宗為了安撫譁變的禁軍,保全自身性命,最終還是選擇了犧牲楊玉環。
高力士終於醒悟,玄宗已經不在乎楊玉環是否能真正活過來。“還魂丹”之策就是一種掩耳盜鈴,讓玄宗可以毫無內疚地處死楊玉環。
洞悉了玄宗心思,高力士心如死灰。
高力士決定將計就計,親自動手勒死楊玉環。絕不能讓楊玉環落入叛軍之手,清白被叛軍玷汙,一世美名毀於一旦。
就在高力士收緊纏繞在楊玉環脖頸的白綾時,高力士發現了隱藏在屋頂上的麗雪璇和遊方郎中。當然,高力士當時並不知遊方郎中乃是白復改扮。
麗雪璇在虎賁軍受訓時,高力士經常與之見面,非常稔熟。對於麗雪璇的人品和武功,高力士相當放心。
於是,高力士改變策略,手下留情,先用先天罡氣護住了楊玉環的心脈,再把解藥放在香桉上,暗示麗雪璇及時施救。
等到李輔國和其餘叛軍密諜再次返回馬嵬坡,挖開墳墓時,麗雪璇和白復早已將楊玉環救出。
高力士一生對玄宗忠心耿耿,唯有此事耿耿於懷,一直瞞著玄宗。
……
要擱往日,白復根本不屑與李輔國這種奸佞為伍。但經歷過朝堂的爾虞我詐,尤其是這次遇襲,白復深刻明白了官場生存之道。
每一種勢力能夠生存、壯大,都有其道理。與其將其連根拔除,不如與之平衡共處。權術之道,就在於妥協和制衡。
白復對管家道:“告訴送拜帖的宦官,明日一早,白復恭迎李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