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曾落薦書中,刻畫無鹽自不工。
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節選自《別黃徐州》陳師道〔宋代〕
……
叛軍軍陣大亂!
左羽林中郎將劉桓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一旦禁軍中的彌勒教徒也被白復煽動,這場政變就真的功虧一簣了。
劉桓手持熟銅棍,大步流星,赫然出列。站在陣前,淵渟嶽峙,穩如泰山。
劉桓不僅是羽林軍主將,也是彌勒教的教主,他一登場,叛軍立刻雀躍歡騰,士氣大振。
除坐鎮玄武門的高力士外,劉桓乃是叛軍第一高手。對陣此人,不容有失。
白復深知此戰的重要,他制止紛紛請戰的千牛衛諸將,自己親自下場。
白復手腕一翻,玄鐵刀消失不見。
白復赤手空拳走到陣前。他微微一笑,衝劉桓一拱手,道:“白某不才,願徒手領教劉將軍高招!”
劉桓大怒:“白復小兒,你也不掂掂自己的斤兩,安敢輕慢本將軍?!”
劉桓將熟銅棍往地下重重一杵,扎入地面一尺有餘。
蓬萊殿前的場地乃是水磨青磚鋪成,厚實堅硬。劉桓隨手一紮,竟有如此強悍勁力,千牛衛眾將駭然。
白復身形微蹲,馬步一紮,雙手前後一展,身段一亮,竟是少林長拳的起手勢——“嵩柏迎客”!
此舉分明是在暗示劉桓忘本!
少林長拳普及天下,乃是習武之人的入門功夫,連五歲小兒都會施展。千牛衛諸將皆知劉桓來歷,不由爆發出一陣鬨笑。
劉桓只覺臉上羞臊,惱羞成怒。一擊劈空掌,隔空劈出。
劉桓掌風強悍,隔著三丈遠,勁氣猶如實質,一股氣浪衝向白復,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般若掌”。
白復穩固如海中礁石,化掌為刀,凌空一斬。掌風如刀,灼熱無比。以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火焰刀”迎戰“般若掌”。
眾人彷彿看見兩股‘火焰’衝入氣浪之中,將氣浪生生破開兩道口子。火焰餘勢不減,破開氣浪後,直奔劉桓胸口捲去。
劉桓一個空翻,避開‘火焰’勁氣,人在半空中,身體一團,順勢又是兩個空翻。
劉桓全身肌肉暴起,身形如虯龍,在空中一曲一伸,直撲白復面門。伴隨攻勢,劉桓化掌為爪,凌厲鎖喉,正是“龍爪手”中的殺招。
白復毫不示弱,騰空而起,雙臂一展,在空中一個迴旋,避開劉桓的進攻。
一口氣耗盡,兩人同時下落。
白復彷彿肋生雙翼,竟能凌空換氣,盤旋至劉桓頭頂。白復曲指如鉤,抓向劉桓天靈蓋。正是“靈鷲鷹爪功”中的經典撲殺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