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陳與義(宋)
……
“嗖”
一隻套索貼地飛出,正好套在白復馬匹的足踝,馬失前蹄,再次將白復掀翻在地。
不等白復起身,又有五隻套索飛出,分別套在白復脖頸、雙腿雙臂。
白復一驚。
以自己今日功夫,對方竟能將自己套住,武功之高,定非尋常草原鐵騎。
白復所料無誤。
當日,白復孤膽英雄,深入燕軍營造盜取糧食。飛身上城的功夫震驚燕軍將士。
此前數月圍城,尹子奇知道,睢陽軍中除了南霽雲、雷萬春之外,還有一名猛將。但沒想到,這員猛將不是尋常戰將,而是一名江湖遊俠兒,輕功高絕,神出鬼沒,來影無蹤。
此人不除,自己如芒刺在背,日夜難以安寢。
於是,尹子奇上奏偽燕朝廷,請朝廷派江湖高手支援燕軍,伺機刺殺此人。
嚴莊和安慶緒商量後,派出阿史那承慶和李豬兒兩人來到燕軍大營。
阿史那承慶乃是草原上赫赫有名的神箭手,被譽為射鵰將,
而李豬兒功夫更不得了,此人乃是安祿山生母——阿史德女巫的弟子。他本是契丹棄嬰,機緣巧合被阿史德女巫撞見,收為弟子。
學成下山後,阿史德女巫讓李豬兒追隨安祿山,侍奉在旁,保護安祿山的安全。
李豬兒原本忠心耿耿,只可惜,安祿山擔心妻妾與其私通,將其閹割,毀掉李豬兒大好人生。從此,李豬兒心生怨念。但鑑於安祿山勢大,李豬兒不敢輕舉妄動。
安祿山毒發迷性後,整日惡毒虐打李豬兒。此時,阿史德女巫已經被燒死在劍門關。李豬兒再無顧忌,最終夥同安慶緒和嚴莊,將安祿山暗殺。
……
白復所中的五隻套索正是李豬兒的獨門兵器‘捆仙繩’。
將牛筋或鹿筋做成的絲、熟蠶絲與人的頭髮三者夾雜混合,以辮狀編成約莫兩指粗細的繩索。最後在末端打個活結。此繩索堅固強韌,連刀劍都難以砍斷。
見到白覆被套中,一聲唿哨,白復‘騰’的一下,被繩索拽了起來,平躺在半空,擺出一個‘大’字。
五匹雄健駿馬分頭疾馳而去,要將白復五馬分屍。
‘捆仙繩’套索頭部有活結,越掙扎,勒得越緊。白復只覺大力傳來,骨骼關節咯咯作響。頸血上湧,呼吸不暢,眼冒金星。
李豬兒從天而降,雙手指甲長數寸,鋒銳如鷲爪,五指如鉤,試圖插入白復面門,將其頭顱洞穿。
白復大口吸氣,連吸三口,巽鼎真氣倒捲入體,肚腩急速鼓起,宛如一隻腹部滾圓的蛤蟆。
白復橫使“千斤墜”,從半空中突然墜落地面,避開李豬兒全力出手一擊。
李豬兒撲空,足尖一點地面,再次撲向白復。
白復如一隻象皮大鼓,藉助五匹馬的拉拽之力,突然向上彈起,肚腩如鼓面,對李豬兒迎頭一擊。
白復這招天馬行空,匪夷所思。
李豬兒鷲爪不但沒來得及刺入白復身體,反倒被巽鼎強勁的彈力彈向半空,高達數丈。
李豬兒可不會白復御風飛行的滑翔功夫,從如此高處跌下來,被跌的七葷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