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臺房樑上懸掛著數十條醃肉,牆壁櫥櫃裡擺著醬缸鹹菜、鹽巴醬料,地上的籃筐裡堆滿了新鮮的瓜果蔬菜。
白復飢腸轆轆,食指大動,禁不住嚥了下口水。
白復從竹筐中掏出一個碩大的紫梨,右手抹了抹,三下五除二,連皮帶核兒,吃個精光。紫梨甜脆多汁,讓白復回味無窮,人間美味不過如此。
想到張巡日漸消瘦憔悴的臉頰,白復又揣了一個大梨入懷。
白復飛身上樑,取下兩條醃肉放入身後背囊,不敢取得太多,怕燕軍覺察。眼前情景,讓白復瞬間恍惚,想起當年在成都冬夜,陳鴻鵠、唐離等發小帶著自己在春熙巷偷香腸、吃火鍋之事。
彼時快樂,恍如隔世……
白復一甩頭,將回憶甩去。他揣好鹽巴等物品,一貓腰,竄出炊事營帳,來到後營糧倉。
這裡糧草堆積如山,足夠十萬大軍三個月所需。
白復掏出火摺子,想一把火把糧倉燒掉。但幾次三番吹滅火折,不忍下手。飢餓生死邊緣的人,方知糧食之彌足珍貴。一把火燒掉,太過造孽。
更重要的是,白復知道,燕軍補給充沛,即便是燒光全軍糧草,燕軍也會從河北道等地調糧,而睢陽唐軍已無能力,斷其糧道。
白復掏出繩索,將五大包麥粟牢牢捆在身上,如同五花大綁。
捆好以後,白復如同一隻蝸牛,揹著厚厚的殼。好在巽鼎真氣流轉周身,雖不能來去如風,但行動也不算遲緩。
白復如同雨林黑豹,落地無聲。
白復全身戒備,眼神凌厲,步履輕盈,行走在營地最黑暗處。他比平日襲營更加小心謹慎。每過一個哨卡,避開一隊巡邏,白復都謹小慎微。
在白復心中,自己背上扛的不是五袋糧食,而是六百將士的性命,不容有失!
……
好不容易,翻過柵欄,躍過壕溝,眼看還有三五丈就到城牆下方。白復暗喜,加快腳步。
“叮鈴鈴”
袖中趙匕首,買自徐夫人。
玉匣閉霜雪,經燕復歷秦。
其事竟不捷,淪落歸沙塵。
持此願投贈,與君同急難。
荊卿一去後,壯士多摧殘。
長號易水上,為我揚波瀾。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
廉夫唯重義,駿馬不勞鞭。
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
——《贈友人》李白
……
睢陽數戰,燕軍傷亡慘重,數倍於唐軍。
面對前來攻城的燕軍士兵,張巡站在城樓上,用忠孝大義去說服他們。前前後後有二百多燕軍士卒被張巡所感動,向唐軍投降,為了張巡拼死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