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安祿山叛亂後,大唐的實力仍不可小覷,但已不再是天下唯一的霸主。
遼東的渤海國、新羅、扶桑,北方草原的突厥餘部、西北的回紇、西南的吐蕃、南詔對大唐一直虎視眈眈,敵對競爭愈演愈烈。
他們不再向大唐朝貢,不再聽命於大唐,甚至公開與大唐為敵。
他們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安史之亂遲遲不能平定,除了跟節度使養寇自重外,很大程度上跟他們在背後扇風點火、推波助瀾有關。
他們不僅為叛軍提供武器、糧餉和軍輜,還派出不少人馬,以叛軍身份,直接加入戰鬥。藉此鍛鍊其軍隊,培養其將領,拖延唐軍平叛的時間。
吐蕃等西域諸國更是趁火打劫,藉機侵吞大唐疆土,擴大自身勢力範圍,削弱大唐對西域的經略。”
形勢如此嚴峻,如履霜堅冰至。白復問道:“這盤大棋,該如何弈棋,方能決勝千里?”
李光弼凝視燭火,低聲道:“矛盾盤根錯節,要想抽絲剝繭,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攘外必先安內。安內又在於至高權力的穩定。
如今,太上皇雖然退位,但影響力不容小覷。元老門閥、世家大族勢力依然遍佈朝野。陛下得位不正,諸親王仍有角逐之力。
成王李俶雖被立為太子,但後宮對陛下頗多幹預,隨時可能出現波瀾。
建寧王被殺,永王被剿滅,讓太子心有餘季,一直尋求軍方勢力支援。
陛下任命次子趙王李係為天下兵馬元帥,也讓太子擔心趙王李系兵權過大,成為下一個玄武門之變前的秦王天策府。
各路節度使也在觀察諸位皇子,以保住軍權,獲得擁立之功。
君王不信任將領,將領提防朝堂,正是唐軍目前最大的癥結。
在郭令公和我看來,你恐怕才是這破局之人。
陛下和你淵源頗深,再加上青鸞公主的垂青,讓今上對你青睞有加。這種君王對統軍大將的信任在大亂時代,尤為難得可貴。
這也是為何郭令公極力推薦你統軍,安西北庭行營能夠獲得陛下恩准,破格募兵的真正原因。
這次平叛之戰,是你揚名立萬的絕佳機會。只要你展現出卓越的軍事實力,橫掃中原,必然成為帝國熠熠生輝的將星。
屆時,只要你堅定不移地站在陛下一邊,持戟四顧,就能斷絕諸方勢力的妄念。
待至高權力穩妥地交接給儲君後,你再功成身退,退隱泉林,可保一生平安,忠孝兩全。”
白復尷尬道:“大帥,我和青鸞公主之間……”
李光弼沉吟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函,遞給白復,道:“這是郭令公寫給我的密信,讓我務必要說服你迎娶青鸞公主。
唯有這樣,才能讓陛下放心。”
白復錯愕。
看過信函後,白復沉默良久,方道:“大帥,說換成是您,您會如何選擇?”
李光弼笑容意味深長,道:“追隨你的本心!
若愛青鸞,娶了她便是,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若勉為其難,心中已有佳人,就娶自己最愛的女子!”
白復奇道:“那您不怕我壞了國事,對不起您和郭令公的期許?”
李光弼哈哈大笑,拍了拍白復的肩膀,道:“這只是我倆的期許,又不是你的打算?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選擇,才不枉此生。
難道娶了公主,你就做不成真正的自己啦?亦或者說,難道不娶公主,你就不是白復啦?!
說到底,沒有人會預知自己的選擇是對是錯,未來會不會後悔。
大丈夫頂天立地,只要無愧於心,就可放下束縛,率性而為,放手一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