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節選自《行香子·述懷》蘇軾
……
白復強忍著厭惡之心,虛與委蛇,與眾人推杯換盞。
白復深知‘和光同塵’的道理。
倘若自己只是追求武道巔峰,自然可以孤高不群。就像當年在青城學藝時,只要武功卓絕,技壓蜀山,自然贏得師門尊重,得師長庇護。
然而,入仕為臣,或從戎投軍,就要放下身段,不能由著自己性子來。自命清高只會讓他人心生嫉恨,拆臺設局,招來無盡的麻煩,甚至還有性命之憂。
就連忠嗣將軍、徐太傅這樣的王佐之才都逃不掉被猜忌、被構陷的命運。
月涼如水時,徐太傅常嘆:“常言道,萬般不與政事同。
權力場如三峽漩渦般兇險。單純的君子或者單純的佞臣都不可能在官場中活的長久,只有性情複雜、思慮縝密、行事老辣的人才能撐到最後。”
仕途如虎,望之卻步。
李泌對此另有一番看法,李泌歸隱前曾對白複道:“入世是最好的修行,而入仕是最艱難的入世。
若能道心正固,周旋於豺狼虎豹之間,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則勝於十世修行。”
……
李若幽藉著白復敬酒這一刻,將白復拉到一旁,大有深意地笑道:“安祿山之叛,給陛下提了個醒。唯有宗室掌兵,陛下才會放心!
白老弟年紀輕輕就手握兵權,固然可喜可賀,但也危機四伏。
要想走得穩,走得長遠,還要未雨綢繆,洞察帝心才好。”
白複頻頻點頭,假裝逢迎道:“多謝大人提醒,未來還望大人多多提攜才是!
不過,兵馬調動等事宜需要監軍默許,還請大人……”
李若幽冷哼一聲,道:“你放心,胡房湘由我來處理。要是他敢掣肘你,壞了陛下的大事,我親自出面彈劾他!”
白復笑道:“那就有勞大人了。大人威風八面,有大人坐鎮,宵小之輩定然不敢造次。”
臨了,白復不忘投其所好,順手給了李若幽一頂高帽子。
李若幽見白復善解人意,哈哈大笑,手中酒盞一碰,兩人一飲而盡。
衛伯玉功聚雙耳,將李若幽的話一滴不漏地收入耳中。
衛伯玉曾經向李若幽打聽過白復會否成為公主駙馬之事。
李若幽輕蔑一笑,道:“寒門和皇族,天塹之隔、銀河之遙。
李白謫仙下凡,王維風姿出塵,兩人皆是驚才豔豔、冠絕天下之人,也沒能娶成玉真公主。
他白復憑什麼?
我讓長安的門生故吏打聽過,這白復出面替慶王之子和青鸞公主開當鋪、玩古董,幫著公主殿下賺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