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鐵錘手指在桌子上擺了一個磕頭的姿勢。
眾人哈哈大笑。
猞猁兒道:“是啊老狼,我們幾個中,有家人的兄弟不多了,我們還羨慕你呢。
要是我家人落在敵軍手裡,我拼了命也要將他們救回。實在救不出,跟他們死在一起也行!”
秀才眼眶一紅,拿起胡琴,走到鷹堡垛口,倚在垛牆上,吱吱呀呀拉起來。口中也不知是哼還是唱: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
夜半無人時,白復偷偷問起秀才的情況。
鐵錘正靠在垛草堆上,咬著草梗,嘆了口氣,道:“秀才本是進京趕考的舉子。
那年安祿山造反,燕軍攻入洛陽,將秀才家和其岳父家,滿門屠戮殆盡。秀才的未婚妻不堪凌辱,用剪刀自盡了,就給秀才留了這把胡琴。
秀才一怒之下,投筆從戎。
郭大帥見秀才文韜武略,本想讓秀才當個行軍司馬,參贊軍事。
秀才當場拒絕,要求調入朔方軍中最危險的斥候營。說是為了能夠親臨戰陣,手刃敵將。
其實真實的原因吧,是秀才根本就不想活了,想早點解脫。
所以每次上戰場,不管敵人千軍萬馬,他都跟瘋虎似的,衝在最前面。害得我不得不讓駱駝兒跟緊他,關鍵時候,我還得親自上去,擼著袖子把他拖回來。”
白復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之前,秀才一直不搭理老狼呢。”
鐵錘點頭,道:“可不是嘛。雖然這事跟老狼沒關係,但畢竟老狼當時也在安祿山陣營中。就算無仇無怨,看著也彆扭。”
白復繼續問道:“錘班,我有個事一直想問您,但總覺得火候不到,怕貿然發問,傷了兄弟們的情誼。”
錘班臉一熊,道:“你們讀書人就是心思多。進了孤鷹,大家就是生死換命的兄弟,就算話不愛聽,又怎會傷了和氣?
有啥事快說,憋在心裡,多不痛快。”
白復琢磨了一下措辭,道:“當年我在巴蜀習武時,長輩們就給我講五胡亂華的故事。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反覆告誡我胡人皆不可信,並且預言皇帝老兒讓安祿山這些胡將掌兵,天下遲早大亂。
過了不到十年,果然被這些長輩言中。安祿山、史思明接連叛亂,令天下生靈塗炭。
我就想問一聲,為何您組建孤鷹小隊,還敢用這麼多胡人做斥候?”
鐵錘沉思了片刻,道:“這個問題我倒真沒想過。
我以前曾經追隨高仙芝將軍遠征西域,為大唐開疆拓土。高將軍就是高麗人,也忠於大唐。
當年之戰,他如果投降安祿山,也就不會被宦官邊令誠迫害,死在皇帝老兒的刀下。
所以,我在想,胡人也未必全都是圖謀不軌,謀逆造反之人。
我老鐵沒有你和秀才讀書多,也沒有接觸過什麼達官貴人。
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無論胡人,漢人,其實想法很簡單,能有個家,吃飽穿暖,養家餬口,孝敬老人,疼愛媳婦,照顧兒孫,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