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鐵刀本就是隻攻不守的桀驁個性,一旦與白復心意相通,刀刃金芒乍現,刀身隱現龍首,張牙舞爪。
白復的玄鐵厚背刀比一般長刀還要長出半尺,假若阿史那承慶刀勢不變,在刺中白復胸口之前,就會被玄鐵刀削斷咽喉。
阿史那承慶哪肯與白復一同歸西,心道:“只要將刺客困住片刻,大隊人馬就將殺到。”
白復以命搏命,同歸於盡的打法讓阿史那承慶不得不撤。
阿史那承慶撤刀後移,拖刀削往玄鐵刀刀尖,護住身前。一攻一守,無懈可擊,威勢不減,依然擋住白復前闖之路。
白復哈哈一笑,一往無前的玄鐵刀募地撤回,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切向李立節的大腿。倘若削中,李立節今生只能用殘腿度日了。
阿史那承慶三人大吃一驚。
僅憑刀鋒破空之聲,三人便知刺客這一刀乃是全力刺出,萬難瞬間撤回。就像一人拼命疾衝,絕難一步就剎住腳步。
更何況高手變招,先要轉圜真氣。全力劈砍中,能如此靈活自如地將真氣急速轉換,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地攻擊另一對手,豈是一般高手所及。
李立節本以為自己的環首刀再向前數寸便可洞穿白復右脅,沒想到對手一招就破掉危局。
李立節連撤三步,避開白復刀鋒。一招“堅壁清野”,化攻為守。
李歸仁趕忙上前搶攻,收掉百千棍影,化為一棍,往白復面門斜挑。
白復頭也不回,衣袖揮出,迎向熟銅棍。
李歸仁冷哼一聲,心道:“兀那小子,讓你見識見識本將軍的神力!”
棍袍相交。
李歸仁立即催動罡氣。白復悶哼一聲,側向拋飛,肩頭撞向右方李立節的胸口。
從李立節的視角看,誤以為白復捱不起李歸仁凌厲的一棍,才向他撲來。李立節轉守為攻,環首刀由格擋變上挑,划向白復撞來的肩側。
只有李歸仁心知肚明白復的高妙。
李歸仁全力一棍,擊中白復袖袍,不但沒有絲毫反震,竟似擊在水波之處。
白復衣袖借勢一旋。
李歸仁全力貫注在熟銅棍上的罡氣如洪流般一瀉千里,被白復以奇異的手法吸納過去,就像被捲入一個內陷的江水旋渦。
李歸仁發夢也未想過白復會以這種怪異手法化去他必殺的一棍,當機立斷,立即收棍。
阿史那承慶眼力最高,心叫不妙,狂喝一聲,運刀橫削,已是遲了一步。
白復如同被彈弓射出,突然加速,一個旋身,玄鐵刀閃電劈出,正中李立節刀身。
“喀哧“一聲,環首刀寸寸碎裂,李立節噴血拋跌。
白復施盡渾身解數,虛實轉換,連環惑敵,終借得李歸仁部份先天罡氣,再挑選敵方最薄弱的一環,一舉破敵,殺出一個逃生的缺口。
白復一聲長笑,貼牆沿廊,從倒地不起的李立節上方掠起,流星般向皇城城牆投去。
阿史那承慶狂喝一聲,箭矢般追趕。
皇城城牆,高達五丈,平滑如鏡。
白復旋風而起,力竭時,玄鐵刀對牆一刺,豁然出現一個破孔。白復一蹬牆洞,再次借力,一躍而過,翻過城牆,亡命逃去。
白復與阿史那承慶正面火併之際,牛廷玠、向潤客、武令珣、田乾真、張孝忠和十多名胡、漢高手從甬道中向兩人交手之地奔來。
眾人剛剛抵達,還未來的及將隊形散開,白復便已脫困而出,眾人只能望著白復驚鴻般的身影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