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天亮後,我挾持此人,你們先避入叢林,以防被鷹堡滾木礌石所傷。倘若對方放下吊籃,說明對方沒有起疑,咱們依計行事。”
眾人一合計,只能如此行事。
第二天,天光大亮,偽裝成叛軍的斥候在鷹堡下方堆滿物資,一幅要運輸物資上堡的樣子。然後趁叛軍校尉不備,偷偷躲入隱蔽處。
叛軍校尉依照獨狼命令,打出旗語。鷹堡守軍見此,轉動絞盤,將吊籃緩緩放下。
躲在暗處的斥候們對望一眼,祈求一切順利。
眼看著吊籃即將放下,在距離地面七八丈的地方,吊籃上突然伸出無數弩機,對準獨狼和大帳,瘋狂開火。
獨狼眼疾手快,把叛軍校尉擋在身前,構築活人箭靶。隨後,勾起腳下盾牌,護住身體,徐徐撤退。
……
果不其然,叛軍校尉透過旗語將情報送出,鷹堡上的守軍佯裝不知唐軍斥候設伏,放下吊籃。等到距離拉近,再精準射擊。
還好孤鷹斥候早有防範,不至於陷入被動。
計謀已被識破,再無轉圜餘地。
鷹眼和猞猁兒張弓搭箭,向吊籃還擊。兩名叛軍士兵中箭,其餘弓弩手將頭縮入吊籃中,探出弩機對四周亂射。
就弓弩手低頭這一瞬間,白復抄起盾牌,從側翼殺出,一振衣袍,沖天而起,躍上山崖。
白復腳蹬巖壁,‘騰騰騰’三步,在巖壁上飛縱,餘勢盡時,用腳尖一點突出岩石,再上躥數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竄入吊籃底部。
白復左手五指如鉤,插入吊籃底部,懸掛妥當後,右手從懷中取一物,和盾牌一起扔下。
此物遇風膨脹,變成人形布偶。從遠處望下,彷彿一人從高處墜落。正是唐門刺客擅長的一種障眼法。
白復動若脫兔,電光火石間完成隱匿,吊籃弓弩手絲毫沒有覺察。
吊籃裡的弓弩手見唐軍斥候箭勢強勁,趕忙拉動吊籃上的鈴鐺。鷹堡上方的守軍收到訊號後,轉動絞盤,將吊籃拽回鷹堡。
於此同時,鷹堡守軍投下滾木礌石,砸向懸崖下方的營帳。滾木礌石呼嘯而下,雷霆萬鈞,瞬間將營帳夷為平地。
只聽營帳內慘叫連連,叛軍士兵尚在半夢半醒之間,便已成為自己人的肉泥。
吊籃剛一停穩,白復從吊籃底部躍出,身形尚在半空,施展漫天花雨手法,手中鵝卵石激射而出。不是擊中守軍士卒要穴,便是一擊爆頭。
白復身如鬼魅,騰挪躲閃,飄忽不定,鷹堡弓弩手還來不及瞄準,便被白復殺至眼前,手起刀落,斷頭梟首。
幾個起落,白復便將鷹堡守軍殺掉大半,其餘守軍無處可躲,無力再戰,魂飛魄散,只好丟下兵刃,束手投降。
在白復的挾持下,鷹堡守軍將吊籃放下,迎接鐵錘等人登上鷹堡。
猞猁兒和駱駝兒繼續留在地面警戒,以備不測。
此戰大獲全勝,由於精心準備,孤鷹斥候無一人傷亡。
站在鷹堡垛口,視野開闊,俯瞰腳下,四方地貌盡收眼底。
鷹眼興奮道:“鷹堡地勢,比想象還高。有了鷹堡作為駐地,方圓百里的情況皆在獵鷹掌控之中。
雖然信鴿無法橫穿野人谷,不能向後方傳遞鴿信,但可以連線河北諸州,與范陽城內的鴿站互為犄角。
一旦叛軍南下,我們可以利用鷹堡,建成烽火臺。烽燧點燃,熊熊火光,滾滾狼煙,數百里外的唐軍斥候定能發現。”
眾斥候站在鷹堡上,迎著冷風,眺望范陽,豪情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