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三十章 騎射之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章 騎射之術 (2 / 2)

白復箭壺裡的箭很快射完,但還有七、八隻野兔在逃,白復並不折返回營取箭。

虎類豹馬速不減,從野兔頭頂躍過,落在野兔前方。

只見白復一隻腳勾住馬鐙,把身體掛在馬身另一側的馬腹下方,探身到地上,從地上撿起數支剛才眾人脫靶的利箭。

白復隨後身體朝後側掛在馬鞍一邊,往後方連環射出數箭——正是戰場上敗中取勝的奪命箭法。

野兔們剛試圖掉頭逃竄,就被這幾支箭洞穿雙目,一箭斃命。

眾弟子這才注意到,虎類豹的馬鐙與其他駿馬不同,馬鐙之間有一條帶子從馬腹下邊相連,白復正是透過兩個馬瞪間的帶子互相借力,才完成如此高難的動作。

……

兩乘戰車從遠處疾馳而來,車上各放著一個人形木樁,分別用厚厚的鐵盾護住。

白復張弓搭箭,前手如推泰山,後手如握虎尾。透過箭桿,將巽坎兩鼎真氣凝聚在箭尖兒。兩股真氣交融在一起,像扭麻花一樣,組成螺旋勁。

一箭射出,竟有風雷破空之聲。箭尖兒撞擊到鐵盾時,凝聚一團的巽坎真氣瞬間霹靂炸開,如同雷擊一般,將幾張鐵盾擊成齏粉。

白復巽坎罡氣如此霸道,讓圍觀弟子心潮澎湃,爆發出震天的喝彩聲。

典猛平日自詡天生神力,勁氣剛猛,見此一箭,目瞪口呆。能將罡氣凝結,離開身體後瞬間不散,這種功夫聞所未聞。

……

白復將弓箭互換,右手持弓,左手勾弦。掌心託弓面,食指鉤弓背,正中如鷹嘴,拉弦掠胸。

這次,他將巽坎兩鼎真氣變速釋放,巽鼎真氣充沛先發,速度快;坎鼎真氣收斂後至,力道足。兩股真氣在箭矢上交相輝映,相互拉扯牽引,形成迴旋。

只見箭矢化成一道赤練,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繞過重重鐵盾,從馬車的另一側擊中人形木樁。如同圓月彎刀,將木樁頭顱斬下。

這種真氣的運用,正是白復從吳道子‘吳帶當風’的筆鋒中悟出的天地至柔馳騁天地至剛的功夫。

將此功夫運用在趙崑崙傳給白復的射曜箭法上,射曜箭法脫胎換骨,箭入化境。

……

校場內鴉雀無聲,無人敢相信眼前這一幕。

就連騎射名將阿爾伯茲也呆若木雞,內心感謝真神阿胡拉馬茲,讓白覆成為朋友而不是敵人……

……

為了配合白復的訓練,波斯將軍阿爾伯茲將自己從大食帶來的三百多匹大食駿馬全部送給了白復。又從居住在長安、洛陽一帶的波斯、粟特等胡商手中,零零散散重金購入百匹大食駿馬。基本保證每名武卒人手一匹駿馬。

大食駿馬號稱沙漠精靈,頭小眼大,頸直額寬,背腰短而有力,體型勻稱優美,性情和藹聰穎,俱有高度警覺性,非常適合用做戰馬。

巴蜀弟子見到如此良馬,喜不自勝,愛不釋手。

有了白復橫空絕世的一箭,接下來的日子裡,巴蜀弟子誰也不敢自詡武功過人,每個人都紮紮實實地練習騎射的功夫。日復一日,終有所成。

參考文獻

1、《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指文烽火工作室,吉林文史出版社,月版。

2、《淺析傳統弓箭與騎射》,齊明,吉林文史出版社,月版。

3、小生錄譯明代李呈芬所著《射術》,中華弓會

4、《射經:一個書名,兩部精彩的箭術經典》,軍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