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怨簫清聽未真,江湖舊雨散成塵。
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王世鼐《笛怨辭》
……
青鸞公主道:“復公子,如何見得?”
白複道:“從睢陽回鳳翔的路上,我審訊安祿山的心腹宦官李豬兒時,他告訴我,安祿山謀反前,曾用重金收買了一批密探,潛伏在長安城中。
這批密探身份各異:有的是安祿山利用出入宮闈的便利,收買的宦官、宮女;有的是朝堂重臣、六部官吏;還有混跡於長安大街小巷的市井之徒。
偽燕大軍攻陷長安後,這群密探利用安祿山的密令金牌,攫取了大量財富、物資和精良武器。
長安光復後,他們又憑空消失,神不知鬼不覺,潛伏起來。”
青鸞公主問道:“那李豬兒可曾供出這些人的名字?”
白復搖搖頭,道:“這些人都是跟安祿山單線聯絡的,只有安祿山本人才知道。
安祿山離開長安,返回范陽前,需要將潛伏在長安的密探資訊告訴長子安慶宗。
但如果留給安慶宗一份名單,又怕密探名冊不慎被安慶宗的夫人榮義郡主發現。
最後,安祿山竟想出一個法子,重金禮聘了一位技藝精湛的畫師,將這些密探的肖像畫在長安一處寺院的牆壁上。當然,壁畫做了特殊處理,尋常人是看不出這些人的真實面孔的。
只有透過一種被稱為“鑑圖金鑰”的觀畫法門,才能從壁畫中找到密探的容貌、身份和啟用之法。
返回范陽前,安祿山將“鑑圖金鑰”的法門傳於安慶宗。安慶宗可根據“鑑圖金鑰”,從這幅壁畫上找到需要的角色,隨時差遣這批密探。
安祿山范陽起兵後,太上皇殺掉了安慶宗和榮義郡主。再後來,安祿山被李豬兒、安慶緒、嚴莊三人謀殺。
從此,壁畫線索、“鑑圖金鑰”的觀畫法門失傳,這批密探的身份石沉大海,再也無人知曉。
現在,史思明、安慶緒等各方勢利都在打聽啟用這群潛伏密探的法門。只要他們存在一天,李唐王朝就一天不得安寧。
安祿山活著的時候,由於捏著這些密探的把柄,所以他們誓死效忠偽燕,不敢有二心。但安祿山一死,這些人如脫韁野馬、斷線風箏,再也沒有顧忌。
目前,這批密探正在黑暗中觀察,從而做出選擇:是掩蓋身份,從此大隱於市,還是投靠新的首領,伺機奪取李唐江山。
由於他們手中掌握著大量財富、物資和精良武器,搖身一變就可以成為富甲一方的鉅富豪強。
亦或者,投靠某方勢力,效仿武曌之父武士彠,交出軍需物資和精良武器,資助叛軍,換取開國擁立之功。”
……
青鸞公主道:“那李泌先生沒有去找這幅壁畫嗎?”
白複道:“當然找過。不過長安城裡大小廟宇數以百計,壁畫萬起,談何容易。
更何況對方在壁畫上做了手腳,沒有“鑑圖金鑰”,不會輕易得知其中秘密。所以,李泌先生才請‘捕神’曙流先生出山。
不得不說,道子先生真乃是一位奇才,竟想出如此隱匿人物之法。要不是誤打誤撞,誰也查不出這批名單。
這幅壁畫,畫中諸仙,與我們平日所見壁畫中的大羅金仙,並無違和。你就算趴在邊上,看上十年,也發現不了其中所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