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復笑道:“等我想到答案了,再去找方先生驗證。我不想太依賴先生,否則一旦方先生歸隱終南,我們遇事就束手無策了。”
唐夔心中暗贊,心道:“怪不得白復能夠在巴蜀眾少年中脫穎而出,從這小事就可以看出端倪。
此人年紀雖輕,但心志彌高,智慧過人,絕非池中之物。我得用心輔佐才好。”
……
知道皇甫軫是繞不開的關鍵人物,白復來到宣陽坊淨域寺,找到皇甫軫所繪壁畫《鬼神圖》。
不得不說,此壁畫別有一番韻味。雖然畫得是鬼神,但畫中鬼神勢如脫壁,活靈活現,飄逸瀟灑。
白復又來到了平康坊菩提寺,這裡有皇甫軫名動長安的壁畫《淨土變》。
這幅《淨土變》曾經引起巨大轟動,被認為是當年長安眾寺廟中的最佳壁畫。壁畫完成之日,平康坊樂坊紛紛歇業,眾多歌伎舞娘湧向菩提寺,為的是一睹皇甫公子的風采。
這幅《淨土變》也是皇甫軫最後一幅壁畫,畫完不久,皇甫軫就遇刺了。
白復這次來,才注意到,皇甫軫的壁畫《淨土變》旁,就是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
這難道又是一種巧合?
白復從寺廟主持口中得知,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成畫時間在皇甫軫的《淨土變》之後。
此時皇甫軫已死,吳道子何須在旁徒勞作畫,與其一較高下?
……
白復仔細揣摩《淨土變》,竟然發現此圖中的佛、菩薩、羅漢等竟有八十八個,僅比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多一個人物。
這又意味著什麼呢?謎底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
白復打坐在菩提寺這兩幅壁畫前,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晝一夜思考,結合諸多旁證,一個大膽的猜測慢慢浮現出來:
安祿山若要找人用畫隱藏線索,這個人必須畫技高超。於是,安祿山找到了吳道子,試探吳道子的口風。
安祿山包藏禍心幾乎是長安人人皆知的秘密,當然,玄宗除外。
吳道子雖然不知道安祿山究竟想讓自己做什麼,但出於直覺和戒心,本能就想推掉這單差事。
但安祿山當時可是玄宗的頭號紅人,倘若得罪了安祿山,恐有後患。
於是,吳道子想到了一條偷樑換柱、移花接木的辦法。
他先是在各種場合誇讚在嶄露頭角的畫壇新人皇甫軫,然後向宣陽坊淨域寺方丈推薦皇甫軫畫壁。
在皇甫軫得到這份差事後,吳道子將自己洛陽天王寺《鬼神圖》的壁畫手稿送給皇甫軫借鑑參考。
吳道子私下說服皇家御用畫師張萱與梨園樂師‘歌聖’李龜年在公開場合‘抑吳揚皇甫’,營造出皇甫軫畫技超越自己的輿論氛圍。
果然,透過這一番操作,‘禍水東引’。安祿山果然放棄吳道子,選擇涉世不深,與皇室毫無利益關係的皇甫軫。
隨後,皇甫軫在吳道子的地盤平康坊菩提寺畫了《淨土變》,引起巨大轟動。
正如吳道子所料,皇甫軫《淨土變》完成之日,也就是被滅口之時。只是,吳道子沒想到的是,安祿山派來滅口的刺客,竟是公孫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