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復答道:“倘若士兵穿上明光鎧,體重會成倍增加,木桶每次裝不了幾個人。
兵貴神速!
如果訓練有素,按此法出井,千餘士兵半個時辰就能全部出井,集結完畢。”
……
重新回到井下,孫大善人拿出羅盤判斷方位,道:“咱們現在的位置應該在後花園湖泊下面數丈處。
根據常理,除了井口,密道另一端應該還有一個出口。如果一直往前,就到府邸的後門了。”
兩人順著堡壘內的隧道走到底,拐過一個彎,眼前出現一條地下河流。兩人所在的位置竟是一個石頭砌成的碼頭。
碼頭岸上整整齊齊堆滿了未充氣的羊皮筏和一艘艘烏篷船。
孫大善人走到水邊打量片刻,道:“按照水流的走勢,透過這條水道就能走出密道。
兩人合力,將一條烏篷船推入水中。點燃烏篷船頂懸掛的風燈,兩人划動雙槳,順著地下河流前行。劃了一炷香功夫,水道出現了好幾個分岔路口。
孫大善人讚道:“此水道猶如迷宮,即使有人誤闖進水道,也會被這幾個分岔路搞混,無法駛入太平公主府邸的水下密道。”
孫大善人拿出羅盤和尋龍尺,不斷調整船行方向。
又劃了半個時辰,隧道盡頭出現了一絲亮光。不用多說,出口在即。
白復大感興奮,加快划槳的速度。烏篷船很快來到隧道洞口,眼前出現了一扇上鎖的鐵柵欄。
孫大善人掏出一根銅絲,在鎖眼裡一撥,銅鎖應聲而開。
推開鐵柵欄,眼前是一個蘆葦蕩,蘆葦叢一人多高,雜草叢生,頭頂上貌似一個石拱橋的橋底。
孫大善人點頭,道:“出口設在橋底,如果穿過橋洞的船隻不多,倒也不容易發現。”
話音未落,只聽一聲巨大的轟鳴,一道瀑布從拱橋上方澆下,橋洞瞬間變成一堵厚厚的水簾。
片刻,水簾散去,橋洞外的天空現出一道彩虹。
兩人將烏篷船劃出橋洞,回身再看,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此橋不是用於人馬通行的拱橋,而是一道磚石砌成的拱形灌溉水渠。水渠的上方有個巨大的水車,每隔一陣兒,就會將滾筒上的水澆下。從磚石水渠下方看,彷彿從天而降的瀑布。
孫大善人讚道:“這個水車和水渠的搭配完美無瑕,讓密道出口更加隱秘。
尋常人根本不會將船划進水渠下方內,就算個別好奇之人劃入,發現了荒草叢中的鐵柵欄洞口,也僅會以為這是長安城排汙或洩洪用的涵洞。”
白復點頭,道:“石渠兩邊的水簾也是一個天然的障眼法。水簾落下,再散去,船隻消失不見。
如果有人看見,船隻駛入橋洞後消失不見。也會想當然以為,是船穿過橋洞後駛遠,而不會想到此處別有洞天。”
……
兩人眺望四周,眼前地勢開闊,大河曲折綿延,兩岸桃紅綠柳,風光旖旎。此地應該是長安城東北角上,龍首東渠與滻河的交匯處。
孫大善人再次歎服,道:“有了這條水道,太平公主可以隨時將千餘甲士和億萬財貨秘密運入長安,發動政變,成其大業。
青玄掌門文韜武略,不虧是一代人傑。可惜了,可惜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