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
——節選自《一叢花·溪堂玩月作》陳亮(宋)
……
李儼、李俅兩兄弟歡天喜地離開後,白復百感交集。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如今連皇親國戚、門閥世家都擔心陷於貧困,何況普通百姓!可見安祿山之叛,已讓大唐千瘡百孔,風雨飄搖。
慶王兩子為同白複合作,不惜恭維其是白圭後人。這雖然是無稽可考之談,但關於白圭的對話,卻給白復很大啟發。
李儼兩兄弟走後,白復陷入沉思:
春秋戰國時期,白圭是與陶朱公范蠡相伯仲的曠世之商。在白圭掌事的三十多年中,白氏成為與趙國卓氏郭氏、楚國猗氏、齊國刀氏、韓國卜氏齊名的天下六大鉅商。
白圭不但是名滿天下,富可敵國的大商,而且鉅商入仕,輔佐魏武侯,做過八年魏國丞相。
魏武侯曾問其商道秘術,白圭回答:“商道與治國之術大致相通,講究放權任事,智勇仁強。”
魏武侯求教治國方略,白圭答曰:“與商賈之道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白圭的經商之術,獨步天下,已入化境。他曾傲言:“吾治生產商賈,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李悝行法是也。”
饒是如此,白圭從不將商賈秘術傳人,他對白氏子弟道:“為商之人,其智不足以通權變,勇不足以任決斷,仁不足以明取予,強不足以有所守,雖欲學我術,終不告之也。”
而跟白圭齊名的陶朱公范蠡,亦是不相伯仲。
當年,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依照計然子之法治理國家十年,國家富足,兵精糧足。
勾踐國庫充盈,不斷厚賞將士。三軍將士個個作戰勇猛,無懼箭矢飛石,最終報仇雪恨,滅掉強吳國。
范蠡幫助越王勾踐一雪會稽之恥後,喟然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
計然子傳范蠡七策兵法,范蠡僅用五策就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於是,范蠡急流勇退,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隱姓埋名,到了齊國就改名叫鴟夷子皮,到了陶邑又改名叫朱公。
范蠡覺得陶邑是進行貨物貿易的最佳場所,於是用計然子所傳七策兵法用於商道。治理產業,囤積貨物,壟斷居奇,知人善用,擇人而任時。
十九年之中,范蠡三次賺到千金家財,又全部散盡,賙濟貧賤的朋友及家族兄弟。樂善好施,被後人譽為陶朱公。
……
由此觀之,追求富貴、財貨,是人之本性。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三軍將士為何能在攻城時,不顧生死,爭先恐後攀登城牆,衝鋒陷陣,斬將搴旗,冒著箭矢飛石,不畏刀山火海,不顧一切地衝鋒?皆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鑄幣,任俠妄為,快意恩仇。篡逐幽隱,殺人越貨,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皆為財用耳。
這樣看來,能讓人赴湯蹈火,以武犯禁的,除了兵權,就是金錢!
忠嗣師父傳兵法時,曾道:“天下最好用的計謀,排名第二的是美人計,排名第一的是金錢。
美人計僅對男人有用。而金錢則男女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