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復笑而不答。
……
時隔兩天,慶王之子李儼、李俅兩兄弟登門拜訪。
三人一陣寒暄,進入正題。
李儼道:“復兄,你打理‘進奏院’一事,我們都已聽說。‘飛錢便換’利潤之高,著實令人心動。
實不相瞞,經過安祿山之叛,慶王府多年積蓄被搶掠一空,如今坐吃山空。慶王府表面上風光依舊,但實際上早已入不敷出。
今日來找復兄,就是想看看還有什麼生意,可以關照我兩兄弟。”
白復奇道:“據我所知,慶王府除了田莊收入、朝廷的俸祿外,在長安的產業和鋪面之多,其他親王望塵莫及。我當年購置馬球球具的店鋪不都是慶王府的產業嗎?
怎麼今日也有入不敷出的時刻?”
李俅嘆道:“這些店鋪大多被燒燬了。就算還在的,裡面的東西也早就被搶沒了。更關鍵的是,許多掌櫃和夥計都死在戰亂之中,沒有能幫得上忙的人了。”
白複道:“生意我這邊倒是有,就是怕屈尊了兩位王爺,傳出去不好聽。”
李儼擺擺手,道:“在當下,別說什麼面子了,連太上皇之妹玉真公主、寧王之子漢中王李瑀,銀青光祿大夫李玢等身份比我們更尊貴的皇族子弟,都在尋覓開源之法。”
李俅道:“復兄,你要是有什麼好買賣,也帶上我們一起。如果不是遇到難處,我們兩兄弟也張不開這口。”
白復見此,將自己古董店的想法說了一遍。
李儼、李俅兩兄弟大喜,道:“這個買賣好,既體面,又不費力,更關鍵的是,咱們哥幾個擅長啊!復兄弟,‘進奏院’的事過去就過去了,這事你可得帶上我們哥倆兒呀。”
白復笑道:“別忙,我還沒說完。為了跟古董店配套,我打算再開家當鋪。有入有出,這買賣才能轉起來。
否則把這間古董店裡的藏品都賣光了,買賣就做不下去了。”
李儼好奇問道:“為何不用古董店直接收古董,而要用當鋪來收?”
白複道:“我是這麼想的,來古董店買古物的,要麼是達官貴人,要麼是文人雅士。所以古董店要開在繁華鬧市,店鋪裝修要麼富麗氣派,要麼高遠雅緻。
而賣古董的,大體有兩類人:一種偷竊摸搶這類來路不正的;一種是家裡有了難處,典當祖產換生計的。
第一種人見不得光,第二種人怕見老街坊。這兩種人都不願意出現在鬧市闊綽的古董店,而願意在犄角旮旯的當鋪裡關上門交易。”
李儼、李俅兩兄弟對望一眼,道:“復兄洞悉人性,不愧是帶過兵的人。
太史公在《貨殖列傳》中,奉魏國國相白圭為‘商祖’、‘治生之祖’,稱白圭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
復兄,說不定你乃是白圭一脈,有先祖遺風。”
白復大笑,正色道:“吾族之系譜,已無稽可查。但倘若真是白相後人,那我深感榮幸。
商場如戰場。
白相其智足與權變,勇足以決斷,仁能以取予,疆域能有所守,其商賈之術已入化境,與孫子之兵法也不差矣,可謂‘商道’哉!
若我能有白相一成之功力,也能為大唐盡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