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節選自《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築偃湖未成》辛棄疾
……
安西軍大帳,卻是另一番光景。
收到兵部的調令後,李嗣業和段秀實面面相覷。李嗣業問道:“復兄弟,你讓秀實等人上奏摺參你,是不是戲過了?我今日就面見陛下,請朝廷撤回成命。”
白復笑道:“將軍,若不是段將軍等人主動參我,今日我就不是調離軍隊這麼簡單了。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
如今我調入戶部,品階未降,可見陛下已是網開一面。再不走,恐怕以後就走不了了。”
段秀實點點頭,道:“復兄弟,還是你心細如髮,及時覺察。
收復兩京後,嗣業將軍因功加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衛尉卿,封爵虢國公,食邑兩百戶。這些封賞也讓不少人眼饞。
安西軍勤王之前,嗣業將軍和眾將割破手臂起誓:‘所到之處,一定要秋毫無犯’。這件事現在也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說事。”
白復對李嗣業抱拳,道:“將軍,安西軍戰功赫赫,動見觀瞻,估計也被人盯了許久。
安祿山正是因為手握三鎮兵馬才敢作亂造反。經此一役,朝廷定然不敢讓將領軍權過大,還請將軍早做打算。”
……
白復離開安西軍後,沒過多久,朝廷設左、右神武軍,挑選“元從子弟”補充。所謂“元從子弟”,就是肅宗流亡靈武期間,追隨朝臣的子弟。
左、右神武軍編制跟左羽林、右羽林、左龍武、右龍武軍四大禁軍一樣,並稱“北牙六軍”。
軍部又從安西軍中,遴選精於騎馬射箭的驍勇戰士一千人,稱御林神箭手,分為左右兩翼,稱左、右英武軍,也即是禁軍第七、八軍。
肅宗曾想讓白復擔任英武軍郎將,斟酌再三後,還是放棄了。
戰功卓絕的白復就這樣被雪藏了,確實令軍界惋惜。
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奉旨返回東都洛陽,策劃重建黃河以北郡縣。臨行前,他向肅宗請求,希望能將白復帶在身邊,以行軍司馬身份參贊軍務。肅宗未準。
白復從此過上了文官的日子,白復也無甚抱怨,每日身著朝服,按時點卯。
白覆被參一事,戶部上下皆知。戶部尚書對白復還算客氣,命人給白復找了間朝南的廂房作為辦公之用,安排兩名書吏供白復差遣。只是戶部內重要會議未曾讓白復參加。
白復倒也不介意,正好趁時間空餘,翻閱地方官員呈送上來的奏摺。
……
自從史思明封歸義王、范陽節度使後,派部將薛萼攝理恆州,派令狐彰管理博州,派其子史朝義攝理冀州,召喚趙郡郡守陸濟投降大唐。
一時間,滄州、瀛州、莫州、深州、德州、棣州等州郡,紛紛投降,除安慶緒駐紮的偽燕京師相州還未克復外,黃河以北大部分割槽域都已經歸降李唐朝廷。
看著每日雪片般飛入朝廷的捷報,白復心知肚明,史思明作為草原狼王,遲早還要叛亂。
……
這日閒來無事,白覆按點下朝,信馬由韁,走到巴蜀會館。
黃震親手下廚,炒了幾個白復愛吃的菜餚,又切了一盤滷菜,拿出一罈好酒。兩人自斟自飲,暢談時局。
黃震道:“復哥兒,你戎馬倥傯慣了,現在每日埋首案牘,可覺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