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二十章 激戰太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章 激戰太原 (1 / 2)

花拉子密成名作《數道》,將天竺數字引入波斯。

為了準確測量星象、方位和時間,以便教徒能夠在準確時間對準確的方向朝拜。花拉子密拓展了流傳數百年的星象範疇。

為了觀測星空,花拉子密還發明瞭象限儀,併發明瞭計算星象的正弦數、餘弦數。

在此理論基礎上製造出的投石機,體積更大,射程更遠,投射更精準。

孫富從小就擅長製造各種盜墓工具,對各種匠器巧物愛不釋手。成為大財主之後,興趣不減,依然四處蒐羅各種器械製造的設計圖紙。

當年,白復等人從隱太子府邸‘轉輪藏’中找到了數卷花拉子密的羊皮卷,其中一卷就是關於器械製造的。

作為協助波斯公主尋寶的報酬,波尼阿蒂允許孫氏兄弟將這一卷謄寫複製,並幫其將卷中的波斯文翻譯成漢文。

來到李光弼軍中,這些攻城器械的圖紙頓時有了用武之地。孫富挑選了幾款適合太原城防禦的器械,命軍械所的木匠日夜趕工而成。

……

地道中神出鬼沒的唐軍,威力無比的投石機,讓燕軍眾將畏戰。

蔡希德對史思明道:“大帥,今日太原城堅箭利,倘若強攻,即使攻下太原,我軍損失也定然不小,不如圍城。

太原城孤懸中原,城外數百里範圍,皆在我燕軍控制之下,沒有任何援軍,也無任何城池可以給太原提供糧草補給。

城內不算百姓,光唐軍士兵近一萬人。每日人吃馬喂,消耗甚大。只要圍城足夠嚴密,總有其糧草耗盡的那一天。”

史思明聽從蔡希德建議,改變策略,依仗近十倍的兵力,將太原城死死圍住。

果然,過了沒多久,唐軍就撐不住了,只能靠樹皮草根度日。

蔡希德再獻一計,道:“大帥,李光弼也是契丹胡人,祖籍營州柳城。說起來,跟您和陛下還是老鄉。他沒有理由替李隆基這幫漢人效死賣命。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從軍行七首》王昌齡

……

“堆土山!”

史思明氣急敗壞,再命數千將士出營,堆築土山。

修築土山攻城,是費時費力的笨辦法。但除此以外,再也沒有其他攻城之法了。

史思明設想,在城牆對面、弓箭射程之外,堆起一個比城牆更高的大土坡,在其上從容築起防禦盾牌。

工兵每日將遠城面的砂土挖起,填向近城面,同時派弓箭手居高壓制對面城上的箭手,配合巨盾掩護工兵,使土堆漸漸移向城牆。

以三軍之力,移動一個土堆的工程量,說大也不是很大,比雲梯之類的攻城法傷亡會小很多。

一旦土堆推到城牆處,就相當於是在城牆上搭了一個斜橋,破城就指日可待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只聽風聲呼嘯,太原城樓上高高丟擲數塊巨石,砸向修築土山的燕軍工兵。太原附近盛產石料,這些巨石堅硬無比,稜角分明,砸到兵陣中,什麼巨盾都不管用。每一顆巨石丟擲,都可砸死二三十名燕軍。

即使是溼牛皮包裹的衝車、木幔、帶有攻城槌的攻城車也承受不了巨石的攻擊,被砸得粉碎。

巨石一出,所向披靡。無論是攻城的燕軍,還是修築土山的工兵,被砸死計程車卒佔軍陣的百分之二、三十。

燕軍傷亡慘重,無力再戰。

史思明只好鳴金收兵,命大軍退後,一直退到巨石射程之外,才敢安營紮寨。

……

原來,在備戰的過程中,孫氏兄弟又帶領軍械所的木匠,製作了一種巨型投石機——大礮。這種投石機與中原的投石機頗為不同。

投石機的設計圖紙乃是來自波斯智慧宮的首席長老——花拉子密。

如今唐軍糧草不濟,正是派人勸降李光弼的大好時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