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三百八十章 太傅獻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章 太傅獻策 (1 / 2)

今日秋風裡,何鄉一病翁。

力微須杖起,心在與誰同。

災疾資千悟,冤親並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敗未為窮。

——《病起》陳師道〔宋代〕

……

劍閣小劍山的半山腰上,有一片松林,松林前面有一座小廟。上山的鳥道上,由劍南軍和龍武軍分別把守,守衛森嚴。

一名文士,芒鞋竹杖,飄然而至。守衛將士拔刀呵斥。

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一見,趕忙衝過來,抽了守衛兩鞭。陳玄禮向文士深深一躬,施禮問候:“不知太傅駕臨,還請恕罪!”

瀟灑文士正是告老還鄉,歸隱數年的徐太傅。他趕忙將陳玄禮托住,笑道:“將軍千里護駕,功莫大焉!”

陳玄禮回首一路風波,長嘆一聲,慚愧不已,親自陪同徐太傅上山。

來到小廟前,在高力士的陪同下,玄宗親自出來迎接。

徐太傅一見,心中五味雜陳。這才幾年不見,玄宗彷彿老了二十多歲,變成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可見貴妃之死,安祿山之叛對其打擊之大。

徐太傅趕忙走上前去,施禮參拜。

玄宗主動上前一步,托住徐太傅。他緊緊攥住徐太傅的手,道:“見到太傅,朕就放心了。”

就座後,玄宗長嘆一聲,道:“太傅,朕悔不聽你言,如今追悔莫及。寡人知錯了,還請太傅看在數十年情誼的份上,教教朕!”

太傅見此,不勝唏噓,不忍苛責。太傅道:“回稟陛下,從目前局勢來看,安祿山的軍事部署大致如下:第一,保住幽州、營州大本營。安祿山在太行山主要通道佈設大軍防守,防止朔方軍唐軍從井陘過境,從太原直撲幽州;

第二,由於戰線過長,須保證大軍糧道補給暢通。從幽州到洛陽最重要的通道是安祿山運河永濟渠沿線設下重兵;

第三,破壞勤王軍隊的軍事補給,特別是朔方軍的補給,讓其糧草輜重無法支援戰爭消耗。因此,安祿山調動軍隊攻佔江淮,切斷從淮河到黃河通濟渠這條主要通道。同時向襄陽進軍,封鎖陳倉道或者褒斜道這條次要道路;

第四,侵略如火,閃電出擊,佔領兩京,瓦解大唐的指揮中樞。

然而,百密一疏,由於安祿山進兵過於順利,在沒有拿下河東道時,就冒然攻佔洛陽,挺進長安。

這一點疏漏,正是戰爭的轉折點。河東道,就是大唐破局的棋眼。

由於河東道地處高原,不先拿下河東道,即便攻下了洛陽,唐軍只要控制著河東道,就隨時可以南下攻擊叛軍側翼。”

徐太傅說到這裡,暗自嘆了口氣,有些話怕說出來,玄宗承受不了:

安祿山叛亂後,度過最初的慌亂期,唐軍幾員大將不經意間配合,完成了唐軍的軍事部署:

河北道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起兵效忠大唐。在二顏兄弟的鼓動下,河北道各郡紛紛響應,二十五個州郡中,十七個郡歸唐。顏杲卿戰敗被殺,顏真卿率領義軍,繼續抵抗。

此時,“南陽—許昌—睢陽”一線被唐軍阻止,安祿山叛軍無法南進。

哥舒翰負責關上潼關的門,阻止叛軍西進。

郭子儀派李光弼、僕固懷恩佔領馬邑、雁門,透過這條通道,朔方軍源源不斷進入太原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