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爭為天下脊,邯鄲四十萬秦坑。
狂童何者欲專地,聖主無私豈玩兵。
玄象森羅搖北落,詩人章句詠東征。
雄如馬武皆彈劍,少似終軍亦請纓。
屈指廟堂無失策,垂衣堯舜待昇平。
羽林東下雷霆怒,楚甲南來組練明。
即墨龍文光照曜,常山蛇陣勢縱橫。
落雕都尉萬人敵,黑矟將軍一鳥輕。
漸見長圍雲欲合,可憐窮壘帶猶縈。
凱歌應是新年唱,便逐春風浩浩聲。
——《東兵長句十韻》杜牧
……
第三年
這一年,白復對“致虛極,守靜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白復背誦《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當背到“外向不入,內想不出;莫起一念,萬事俱忘”時,白複意識到這就是“守靜篤”,萬物靜觀皆自得。
“靜”就是“止”,集中自己分散的注意力。“篤”代表篤定。“靜篤”就是泰山崩於眼前而巋然不動的淡定。
“禪”就是“靜慮”,也是“止觀”
白復靜篤內觀時,能看見自己的五臟六腑,觀察到血液在身體內奔湧,覺察全身的穴道位置、經絡走向。
三年了,奇經八脈裡已經積攢了無數道真氣,但丹田鼎爐依然熄滅,無法將真氣點燃,變為勁氣。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鼎爐猶如堆滿了枯草柴薪,就差一顆火星,才能烈焰熊熊。
更令人沮喪的是,手筋腳筋被挑,即便是真氣充盈,化為勁氣,依然無法傳遞到四肢肌肉,拳腳依然同常人一般無力。自己改進過的劍招身法、天馬行空自創的武功,依然停留在腦海想象之中。
這日禪定,恍兮惚兮中,白復元神再次出竅,飄出牢獄鐵窗。白復終於看見這座牢獄全貌。
準確點說,這座牢獄是一座三孔石拱橋,橋面寬約四五丈,長約十幾丈。橋面上每隔一丈,就有兩名士兵,身披鎧甲,手持利刃,面朝懸崖,背向而立,警戒守衛。
石橋用巨大的花崗岩堆砌而成,橫跨在兩座數百丈深的懸崖中間。懸崖巖壁刀砍斧削,陡峭險峻,猿猴難攀。
靠近懸崖的兩個橋孔略小,高約數丈。無水透過時,宛如一個圓穹平臺。
中間的橋洞極深,深愈百丈。橋洞下是湍急的山澗,澗水落差數十丈,轟鳴之聲,不絕於耳。
中間橋洞和橋面之間,有一個高約三丈,長約七八丈的石屋,石屋開了一扇小小的氣窗,氣窗朝南,面向澗水下方。這間石屋就是白復所在的牢房。
按此結構,在白復牢房的隔壁,氣窗朝北,面朝澗水上方,應該也有一間對應的牢房。
如此規模的牢獄,最多也就關押兩人。不過嚴密設計,要想劫獄救人,應是千難萬難。
白復自嘲,深陷此地,也不知是悲哀,還是榮幸!
……
自打白復能夠元神出竅,奇異之事越來越多:
呼喚自己的聲音越來越清晰,似乎有人半空中唸誦佛法真言。
一日大雨如注,雨點如珠簾,雨幕彷彿一張巨大的豎琴。
白復手攀鐵窗,望眼欲穿。念天地之悠悠,不由自主背誦起祭獻神靈的楔形文字。
唸到某字,雨幕突然波動一下。白復猛然記起,此字正是坎鼎鼎身所刻七個金色古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