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九鼎之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八章 九鼎之謎 (2 / 2)

八位長老施法完畢後,以身殉鼎,第九個青銅鼎終於鑄成。

大禹透過第九鼎,向上天借出八鼎中蘊含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力量,幫助人類統馭萬物,從而移山填海,終於將為禍中原的水患治理成功。

正當天下百姓安享太平之際,第九鼎卻因為人類的智慧、靈性和鮮血性命注入,在擁有了人類智慧的同時,也擁有了人類的人格,更繼承了人類的殘忍和私慾。

在擁有了這種開天闢地的力量之後,第九鼎再也不想歸還向上天借出的盤古之力,期待統領其他八鼎,永遠擁有召喚諸神的力量。

第九鼎將魔掌伸向了大禹,深深影響了大禹的心智。大禹不再象治水時般溫良謙恭,慢慢開始膨脹,與九鼎一樣充滿私慾。

大禹利用八鼎統馭萬物的力量,統一各部落,建立夏朝。

大禹登上權力之巔,嚐到權力嗜血的滋味後,再也不肯將權力與他人共享。

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千秋萬代擁有盤古之力,大禹一咬牙,廢除堯舜時代的禪讓制度,將青銅九鼎、《連山易》和夏朝帝位傳給兒子啟。

借來的終須還。

一晃數百年,不知在何代,記載九鼎秘密的《連山易》失傳。

夏朝君王不知道九鼎真正的用途,僅僅是依照祖訓,把九鼎作為避凶就吉的傳國之寶,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陳列於宮門之外。

失去九鼎的庇護,夏朝最後一個君王夏桀,橫徵暴斂,為禍天下。

八鼎為拯救天下,再現江湖,引導商湯悟出八鼎的奧秘,逐走夏桀,創立商朝。

商湯滅夏後,將九鼎遷至其都。

商湯借鑑夏朝覆滅之教訓,告誡子孫應以堯舜仁德治理天下,而不應憑藉八鼎的盤古之力,武力統治天下。否則天道無常,上天就會再次收回盤古之力,如此,商朝怠矣。

商湯後裔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殷。

盤庚按商湯遺志,將商湯悟出的記錄八鼎奧秘的人間殘本全部焚燬,祭祀於天,將盤古之力重新歸還於天,從而奠定商朝六百年盛世。

由於盤庚將八鼎奧秘重新歸藏於天地,後世將商湯悟出的天地至道,命名為軒轅氏的《歸藏易》歸藏八卦。

……

殘碑文字記載到此。

還有許多疑團尚未解開:

八鼎盤古開天之力是否再未重現人間?

影響大禹心智的第九鼎,其命運又如何,是否也同八鼎一起被封存?

周文王推演出的《周易》與八鼎蘊含的奧秘是否有關?

這九個青銅鼎又是何時失落於人間的呢?

白復百思不得其解,估計還要繼續在弘文館藏書閣的故紙堆裡翻找答案。

……

白復飛身縱上屋簷,負手而立,憑海臨風,對月長嘆!

自己一生的際遇皆來自於武侯祠井底的青銅坎鼎,怎能不讓自己心生感慨。

更神妙的是,諸葛武侯一生也就遇見過一次青銅鼎。就這一次風雲際會,成就了諸葛丞相波瀾壯闊的一生,鑄就千秋功業。

而短短數年,自己竟然在巴蜀遇到過兩次青銅鼎。如此機緣,千載難逢,天下無雙。

只不過,自己在幽冥谷雖然見到了巽鼎,但卻無法導引出巽鼎的力量,現在回想,確實有些可惜。

按照殘碑記載,只要遇見八鼎中的其中一鼎,就是曠世機緣。自己是不是沒有好好把握?是不是應該找個機會返回幽冥谷,召喚出開明獸,再試一次?

就在白復苦思冥想之際,卻忘了除自己以外,還有一人也知道巽鼎的下落。從知道那天起,就始終念念不忘,心心惦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