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二百一十章 枯山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章 枯山水 (1 / 2)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饈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

——節選自《大醫精誠》孫思邈(唐)《備急千金要方》

……

隨著白復針藥療法的推廣,丙營的治癒率迅速上升。與此同時,甲、乙等各營也開始推廣青城九針針法,配合湯藥,讓無病灶者提前預防,有效抑制住了疫病的蔓延。洛陽百姓和災民的恐慌情緒慢慢褪去。

又過了一個月左右,在徐太傅等官員有條不紊的指揮與部署下,一場可怕的瘟疫終於過去了,數千人免於死難。洛陽太守這才下令開啟城門,恢復交通和集市。洛陽城內各家店鋪紛紛開業,百姓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東都重現往日繁華景象。

河南道的百姓對此充滿感激,洛陽一帶的官員也沾沾自喜,尤其是得到玄宗的嘉獎後更加忘乎所以,重新開始歌舞昇平的享樂生活。

徐太傅暗自感嘆,地方吏治比朝堂好不到哪兒去。

他跟病坊的諸多名醫、醫道、醫僧反覆交流,大家都覺得,此次瘟疫疫情雖然控制住了,但引發疫情的病因並未查明。官府應防患於未然,而不應滿足於這種短期戰果。

對此,徐太傅深以為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應未雨綢繆,不能總是臨時抱佛腳。

徐太傅在給朝廷的奏摺中寫道:“洛陽是中原的往來樞紐,南來北往的客商繁多。疾病的傳播比其它區域更為容易。一旦爆發,蔓延起來更為迅速。鑑於此,朝廷應撥款,創立一所服務百姓的病坊。”

徐太傅一邊等聖上御批,一邊付諸行動。

他個人捐出黃金百兩,又以個人威望,從洛陽豪門富戶中募集資金黃金萬兩,在天津橋畔創辦了一所正式的綜合醫坊,取名安濟坊。重金禮聘名醫、醫道、醫僧坐堂診治。

沒過多久,朝廷聖旨到,對徐太傅在奏摺中請示的事項一一批准:安濟坊為面向百姓的官辦醫坊。同意從洛陽的稅收中撥出少許資金作為維持醫坊的經費,對於醫德高尚、醫術深厚、治癒病人眾多的醫生,由洛陽官府呈報朝廷,賜紫金魚袋和世襲爵位予以表彰。

安濟坊只針對百姓看病。貧苦病患,醫藥全免。每年從立春到端午,免費向百姓發放除溼去毒、預防疫病的湯藥。

……

這天下午,碧空如洗,陽光明媚,幾朵白雲如同大團大團的棉絮,蓬蓬鬆鬆地堆在天空一隅。

徐太傅處理完公務,伸了伸懶腰,走入庭院,眯起眼看了一會兒天空,突然心念一動。

他找來白復,道:“雪璇去白馬寺也有月餘,今日無事,咱們去看看她。”

白復喜道:“好呀,前一陣子忙的團團轉,都沒顧上她。”

徐太傅帶著白復,輕車簡從,來到白馬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