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一百五十二章 身世之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二章 身世之謎 (2 / 2)

白復好奇,道:“既然想謀求功名,以李白曠世才華,為何不參加科舉,求個功名?”

黃震道:“參加科舉,要有真實詳細的“家狀”,寫清楚應試者的籍貫,祖宗三代都是什麼人之類。李白身世曖昧難明,拿不出證明身份的“檔案材料”來。”

白復更奇怪了,道:“這有何難?”

黃震道:“我聽川幫的人說,關於李白的身世,除了他自己的敘述外,最原始、最權威的記載大概就是其族叔、宣州當塗縣令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的記載,這其中的敘述,同樣是充滿了神秘的懸疑色彩:

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細讀這一段話,會發現其中似乎在用曲筆隱藏著驚人的秘密。所謂“涼武昭王暠”,是指十六國時期西涼的建立者李暠,李唐皇族也是奉他為祖先的,這裡的意思是說,李白無疑和李唐皇室是一家人。

這裡點明瞭是“隋末多難”,但是正所謂:“一句謊話,要十句謊話來圓”,既然是隋朝時避難,那李淵一建立大唐,豈不完全可以風風光光地返回中原了?為什麼一直到武則天的“神龍初”,才敢潛回廣漢(四川)?李白父親一直化名為“客”,不敢以本來的姓名示人,他在躲避什麼?這一切,都說明那句“隋末多難”是謊話。

我非常懷疑,李白就是唐朝開國初期“玄武門之變”中被殺的太子李建成或齊王李元吉的後代,正是因為他是這種身份,才會在初唐時期一直東躲西藏,到了武則天篡唐為周後,方覺得舒了一口氣,膽敢悄悄地回到中土來了

當然,既然李白當時就不敢表明身份,那麼經過了上千年,我們更加無法拿出鐵的證據,來驗證他的真實身份。不管怎麼說,李白這種神秘兮兮的身份,對他的仕途是沒有什麼大的幫助的,相反,還給他參加科舉造成一些麻煩。

白復見笑道:“李白家資富饒,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儻不羈,發言立意,自比王侯。頤指儕類,人多嫉之。一生仕途不得意,皆吃虧於性格。而這種性格,卻成就了他的詩。

所以太傅當時對李白說:‘狀元郎也好,正一品也好,歷朝歷代,車載斗量,後世幾人能知?亙古千年,詩壇謫仙人怕只有你這一位,天意君要須會,人間要好詩。只要文章在,就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當世小兒愚痴駑鈍,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就在黃震和白覆在灶臺上忙活時,楊亦蟬出現在楊國忠的府邸內。

尹三娘看到楊亦蟬滿臉霞光,心念一動,笑道:“嬋兒,這次西狩可有收穫?”

楊亦蟬笑著把一個精美的皮囊遞給尹三娘,裡面裝了數張狐裘和豹皮。

尹三娘檢視了一下,獸皮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箭孔,乃是箭入咽喉所致。尹三娘讚道:“沒想到我女兒箭法竟如此高妙。”

楊亦蟬笑道:“我的箭法可沒這麼好,這些野獸都是永王殿下射的,轉送給我。我想著最近幾天倒春寒,拿來給母親做件皮裘禦寒。”

尹三娘佯裝驚訝,笑道:“哦?看來永王對我女兒不錯啊?快告訴娘,他是不是對你有意思?”

楊亦蟬面露羞澀,絞著雙手,道:“哪有!人家是堂堂親王,怎會看上我這鄉下丫頭!”

尹三娘道:“我已經跟楊玄璬談攏了,把你的譜諜放入楊家族譜裡了,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弘農楊氏的後裔了。憑藉今日楊家之勢,皇子也不敢小覷。”

楊亦蟬又驚又喜,道:“真的?辦妥了?”

尹三娘笑道:“當然是真的,為娘還能騙你?”

楊亦蟬突然想到一事,神色黯淡,道:“要是爹爹知道了,不知會不會怪我?”

尹三娘一聲冷哼,道:“他有什麼資格怪你!要不是他這個窩囊廢,咱們孃兒倆那至於吃了這麼多年的苦!”

楊亦蟬聽後不語。

尹三娘見氣氛沉悶,趕忙把話岔開,道:“你對永王殿下印象如何?”

楊亦蟬嬌羞嗔道:“娘~~!”

尹三娘是過來人,一看這表情,全明白了。她笑著對楊亦蟬道:“為娘倒是覺得這永王不錯,儀表豐俊,英姿穎發。又是親王,前途光明。你若屬意他,也要給他機會。半推半就,才有下文…”

說著,在楊亦蟬耳邊輕輕傳授。

楊亦蟬聽得面紅耳赤,咬著嘴唇,又羞又臊。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