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時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訴衷情》晏殊(北宋)
……
“《馬射》這一章主要講:馬戰騎射時,應瞄準目標最大的馬匹,不要瞄準人。古語云:射人先射馬,擒賊必擒王。
馬始騎時,左手挽弓,右手攬轡,馬一縱時,身即左跨,便搭箭當弦。左手高張如鳥舒一翼,弓拽圓滿,至把子與馬相對,左手即落,與左膝相對,望把根射,百發百中。凡開弓,必至九分滿乃發。即七八分,亦難中也。馬多右開,人身左跨。左重,馬不能右開。間有左開,身一右轉,馬即過矣。馬行直否,盡在兩腿。”
講到此處,白復翻身上馬,彎弓作勢,弓開滿月,動作嫻熟,姿勢優美,狀如箭神下凡,威武矯健。
白複道:“騎射時,勢如追風,目如逐電。滿開弓,急放箭。”
……
把射曜箭法逐章講完後,白復總結道:“夫射,貴神、貴奇。凡射以目至,神射以意至。”
白楊二人,一個用心教,一個專心學,不知不覺,已經過去數個時辰。此時,月上林梢,已到了楊亦蟬歸營的時刻。
兩人簡單收拾一下,動身出發。白復背起行囊,裡面是他精心為亦蟬準備的吃穿用度,親自將亦蟬送到西內苑軍營門口。
臨別時,白復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楊亦蟬,道:“這本《射經》是當朝戶部尚書兼京兆尹王琚王大人親筆所著,敬獻給聖上壽誕的。聖上又轉贈給了徐太傅。
全書分總訣、步射總法、前後手法、馬射總法、持弓審固、舉把按弦、抹羽取箭、當心入筈、鋪膊牽弦、欽身開弓、極力遣箭、卷弦入鞘、弓有六善等十四節。對射藝技巧做了較系統的總結,實為當世珍品。此書和射曜箭法相輔相成,相互印證。你有空時翻翻,定有裨益。”
楊亦蟬把書收好,跟白復深情相擁,戀戀不捨。
兩人又依偎了一會,直到營門關柵號角響起,楊亦蟬不得不走,兩人才分手道別。楊亦蟬在白復唇上輕輕一吻,道:“師兄,你多保重,我回營了!”
話雖如此,但兩人誰都不願先轉身,都想目送對方離開。又纏綿了一小會兒,楊亦蟬笑道:“師兄,如此下去,營門就關了,咱們今晚可就真分不開了。你看這樣可好,咱們背靠背,數到十,各自齊步走,誰也不許回頭!”
白復微笑點頭。
“十、九、八…六、五…三、二、一!好了,齊步走!”兩人扭頭,誰也不看誰,笑呵呵地告別,邁步離開。
走了約五十步,白復心念一動,猛然回頭,只見楊亦蟬留在原地,衝著白復,踮起雙腳,拼命揮手,笑著流淚,淚流滿面……
……
這個旬日,楊亦蟬收穫頗大,既學到了馭馬奇術,又掌握了騎射的要領。回到西內苑軍營後,楊亦蟬早起晚歸,苦練不輟。騎射很快有了進步,在武舉中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