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妃,你給它起個名字吧?”李瑁深情款款。
“嗯,起個什麼名兒好呢?以前的紙鳶都是不能發出聲音的,全天下只有這隻紙鳶在風中能發出古箏的聲音。殿下,就叫它‘風箏’好不好?”她笑靨如花。
“好,就叫它‘風箏’!”
“風箏、風箏,你有名字了,你自由的飛吧,飛向你屬於的天空!”當風箏升入高空,她用牙齒咬斷銀線,依偎在李瑁的胸前。兩人就這麼靜靜地相擁,看著這隻風箏越飛越高,飛入天際,飛入雲霄……
“是她,放風箏的一定是她!”李瑁望著風箏,淚流滿面。
……
慶王李琮偷偷從密匣內取出銅鏡,細細打量著自己這張臉,俊朗儒雅中帶點滄桑,不怒自威。這是一張一代明君的臉,配得上君臨天下,四夷朝賀,百官跪伏,萬民敬仰。
而另一半臉,眼球外翻,突出眼眶。臉上三道疤痕猶在,如同用鐵犁翻開肌膚,猩紅血肉乍現。猙獰、血腥,要是在夜晚出現,猶如山魈出沒,夜叉臨世。
……
李隆基剷除姑母太平公主後,天下再無敵手。那一年,李隆基正在籌備登基大典。王皇后無嫡子,李琮作為長子,本應被立為儲君。
當時的李琮,青春少年,鮮衣怒馬,人生如一條盛開著鮮花的大道。
那一天,草長鶯飛,上林苑內,飛禽走獸,圍獵正酣。李琮長弓在手,獵犬飛鷹,一時間,草中射兔,林中落鳩,黃羊香獐,所獲無數。
暮色降臨,就在滿載而歸之際,忽聽林間啾啾,一隻健碩梅花鹿溪畔飲水,鹿角碩大無比,世所罕見。
李琮大喜,要是親手把它射中,將鹿角獻給父皇,龍心一定大悅。
他摘下馬頸鈴鐺,讓馬銜枚而進,一步一步進入射程。就在張弓瞄準,屏住呼吸之際,只見眼前一花,耳畔野獸嘶鳴。一隻豽從樹上竄下來,撲在李琮臉上,揮動鋒利的爪子,在李琮的臉上使勁抓咬。
眾侍衛大驚,趕忙上前,撲殺豽,救下李琮。李琮驚嚇過度,昏厥當場。御醫趕來,敷藥施劑,終於救活了李琮。但這張臉卻被毀損,無復當年模樣。
解開絹布哪天,所有人的眼中都寫滿了恐懼。李琮盛怒之下,一劍劈碎銅鏡,從此慶王府內沒人敢用銅鏡。
玄宗探望,好言勸慰。玄宗登基前,思慮再三,還是覺得李琮形象不堪為人君,最終將次子李瑛立為太子。
……
李琮看著鏡中的自己,暗自神傷。如果那天不去狩獵就好了,如果不親自去射那隻梅花鹿就好了……
自己從小敬仰太宗皇帝,渴望有一天能象他老人家一樣,長纓在手,揮斥方遒,威震四夷,讓這個帝國因自己而光芒萬丈!
可滿腔壯志,竟毀在一隻小小的豽的爪下。
上天對我何其不公啊!竟縛蒼龍!
……
今天出宮時,一個往日交好的宦官偷偷走到李琮面前,四顧無人時,道:“殿下,李相讓我帶句話給您。”
“哦,他說什麼?”李琮似乎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願輔佐慶王。”
……
李琮看著銅鏡,鏡中人也在深深地凝視著自己,一字一句地問道:“你真的捨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