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複道:“蘆蓆纖維比肌肉柔韌性還高,以剛破柔,可用來試劍之鋒銳。”說罷,一劍揮出,將八卷蘆蓆齊齊切斷。蘆蓆切口平整光滑,毫無藕斷絲連的毛糙感。
白復又取出手腕粗的竹筒,竹筒內灌滿鐵砂。
白複道:“諸葛丞相在《武侯神策》中寫過一種測試刀劍的方法:竹子柔韌,鐵砂堅硬,若能將灌滿鐵砂的竹子斬斷,則剛柔並濟,當屬神兵。”說罷,將劍交給亦蟬。亦蟬持劍斜劈,不費吹灰之力將竹筒斬斷。竹筒切口依然平整光滑,筒內鐵砂傾瀉一地。
“確實是好劍,復師兄持此劍在手,如虎添翼。”亦蟬凝視劍身,劍刃毫髮無損,淡淡回應道。
“這是女劍,是給你求的,輕重長短和你趁手。再配合出塵身法,定能將靈素劍法發揮的淋漓盡致。此劍在手,楊師妹可戰巴蜀英雄!”白複目光炯炯。
楊亦蟬若有所思。
白覆沒有覺察到亦蟬的情緒,道:“這次比賽的對陣圖今天已經出來了,你的幾個對手我都找人瞭解過。我今日過來,就是給你講講他們的技戰術特點。咱們可有針對性地備戰。”
“竇彧,綿州竇氏家族,東漢名將竇憲後人,他用的兵器是環首刀,環首、窄身、直背。
竇家獨門絕學乃是竇氏披風刀法。此刀法從東漢騎兵衝鋒演化而來,大開大闔,威猛剽悍。尤其是四十五度破風斬,力拔千鈞,勢不可擋。
老子曰: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披風刀法雖然雷霆萬鈞,但不能持久。要想贏他,只需一個“卸”字訣。你先用伏虎劍法搶攻,誘他使出披風刀法。你隨後施展出塵身法,遊走四圍,躲開他前十招,然後趁他舊力已竭,新力未生,丹田氣未閉環之時,以靈素劍法防守反擊。竇彧擅攻不擅守,一旦被人成功進攻,敗不遠亦。”
易方雷,涪陵點易派弟子,擅長判官筆。獨門絕學乃是三十六貼石鼓打穴筆法。
此功夫融書法與點穴手法於一體,每一貼書法都是一種招式,筆走龍蛇,幻化無方。必殺技:張旭狂草,走位飄忽,神鬼莫測。
要想贏他,只需一個“困”字訣。千萬不可被其書法迷惑。不必理對方使的是何種字型,不揣摸其筆路,不猜測下一招是何字。總之見他判官筆一動,便攻其虛隙。眼中所見,純是兵刃招數,乘瑕抵隙,攻擊招數中的破綻。
不論他字型如何騰挪變化,你只需招招強攻,不讓他寫全一字。當逼得他滿腹筆意,沒法施展時,你就贏了。
……
白復將對陣對手一個一個分析,一招一招拆開講解。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兩個時辰。最後,白復從行囊中掏出一個冊子,道:
“師妹,我已將剛才所述詳細寫入這本冊子,你最近幾天有針對性地習練,定能在大賽中取得佳績。”
亦蟬翻開冊子,冊中字畫墨跡未乾。亦蟬眼眶溼潤,竟無語凝噎。
白復不等亦蟬致謝,燦爛一笑,揮手道別,說不出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