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郭溝裡村的第一印象,沈南只有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窮鄉僻壤。
這裡是真窮,一色低矮的房屋,破舊的灰色粗瓦,牆體是石頭壘徹的,甚至還有幾個茅草屋。
道路窄而坑窪不平,走很急了很容易崴腳。
全村只有一個小賣店,東西還不全,除了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必須品,連麵包火腿腸都沒有,沈南直後悔沒買點吃的帶著,搞得現在餓肚子。
這裡也是真偏,沈南轉了四次車,又走了二十幾公里的山路才來到這兒的,因為一提郭溝裡村,計程車司機都不來,拒載!從出發到這裡,沈南足足用掉了兩天半的時間。
剛走進村子的時候,沈南還以為自己又穿越回到剛解放後的時代了呢!
村口一條水不多的小河溝裡,四五個髒兮兮的小孩正在戲水捉魚,玩的不亦樂乎,看到沈南,都停下來看著沈南,眼神中怯生生的又帶著好奇。
“小朋友,前幾天來了個外村的叔叔,知道在哪兒嗎?”沈南問孩子們。
“在郭老三家!”一個膽子大的小孩兒對沈南喊道。
“郭老三是誰?”沈南又問。
孩子愣了,郭老三是誰?他不知道,郭老三就是郭老三,還能是誰?
“郭老三就是郭老三!開小賣店,就在村東頭兒。”孩子不知怎麼回答,只能給沈南再指條明路。
就這樣,沈南來到了郭老三家的小賣店。
郭老三和田浩辰出去了,說是選校址,只剩下郭老三的婆娘在家。
“去哪兒了?”沈南問。
“好像在窪泥甸那,那裡有一片蘆葦塘,小田說那裡好。”郭老三的婆娘說道:“你餓了吧,大老遠來俺們這兒,也不通個汽車,俺給你弄點吃食。”
“那謝謝嬸子了,我還真餓了。”對於郭大嬸的提議,沈南真是求之不得,連忙道謝。
很快,吃的弄好了,三根玉米,兩根地瓜,還有一盆湯,也不知什麼湯,綠色的植物筷子般長短整根放在湯裡,雖沒什麼油腥,但看起來特有食慾。
沈南又道了謝,拿起一根玉米就啃了起來,他是真餓呀!
一根玉米還沒吃完,從門外進來兩個人,其中一人看到沈真,試探的問道:“屋子?”
沈南一回頭,就看到一個一米八左右的一個黑瘦中年人和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
中年人臉上溝壑挺多,面板黝黑的,看起來就是整天風吹日曬的,想必是郭老三了;年輕人則三十不到的樣子,面板也有點黑,但明顯是最近這幾天曬的,想必是輝輝了。
“輝輝?”沈南站起身,問道。
“哈哈!屋子,果然是你!”田浩辰高興的說道:“看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個是三叔,本村的村長。”
'“三叔好。”沈南問好。
“你也好。”郭老三的聲音很粗,但很憨厚沉穩。
“這是屋子,是個作家,我們都這麼叫他,是這次的出資人。”田浩辰又介紹沈南。
“謝謝你。”郭老三顯得有點不知所措,想要伸出手和沈南握手,又猶豫一下放下了,可能見到金主,有些緊張,也可能是因為他手太粗,不太好意思。
沈南倒是飛快的伸出手握住了郭老三還沒落下的手:“三叔,我叫沈南,叫我小沈就好,幸會。”
“我叫郭老三,幸會。”郭老三咧開大嘴憨厚的笑了,露出一嘴被旱菸燻得發黃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