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情報處。
劉大清和張六福兩人喝著茶,可卻覺得不是滋味。
這一段時間,他們都活的挺憋屈的,雖然沒有村民在找劉大清麻煩了,可他現在卻多了一個外號。
人稱:劉大炮。
以前走路都帶風。
現在只能夾起尾巴做人,走路都是低著頭,而劉大清覺得自己混到今天這種地步,感覺都是拜曹路所賜。
他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
這大竹村真的沒啥優勢,又不是風景特好的地方,到處都是蟲害不說,路還特別的爛,可怎麼就讓這小子給盤活了。
劉大清真的想不通。
他到現在始終覺得,曹路種的菜會比他們的好,十有八九揹著他們偷偷下什麼藥,他讀了那麼多書,說不定有什麼手段,讓那些菜販子檢測不出來。
不然,同樣的菜苗,同樣的地,同樣的種植方法,種出來的菜,沒有理由不一樣啊!!!
而他能把菜價賣的那麼高,劉大清覺得還是跟昌輝公司的那個女採購有關,說不定兩人是那種關係。
而這次農家樂這麼火爆,他聽人說了,曹路在開業前,在荔城宣傳了很久,錢撒了不少出去。
有宣傳自然就會來人。
這個他那個做保健品的女婿最在行,只要肯燒錢,自然就會有人買,畢竟全國人這麼多,又不是每個都很聰明。
可保健品是暴利行業,廣告投出去的話,賺到的錢,自然也就多。
可曹路這個農家樂並不是暴利行業,就算週末周天人都爆滿,一個月收入撐死也就是七八萬。
扣掉經營成本後,劉大清覺得,曹路這個農家樂要是繼續這麼玩下去,估計連廣告費都賺不回來。
要是沒有廣告的話。
那誰會吃飽撐著,開兩個小時的山路,就為了到村裡吃一頓農家菜?
可就當他這麼想的時候。
村口又來了不少車,還有一輛考斯特中巴車,一般這種車都是領導坐的。
這些車到了村口後。
就停了下來。
率先下車的是李家國,他恭敬地站在一旁,而旁邊不單有攝影師,還有扛著腳架的攝像師。
這種陣仗劉大清見過好幾次,上次颱風災害後,鎮裡和市裡的領導來慰問了好幾次,每次來都是一大批人。
不知道,他們這次又來做什麼。
可讓劉大清皺眉的是,這批人裡,竟然還有他熟悉的人,就是昌輝公司那個叫餘小曼的採購。
她今天穿著正裝,全程跟在一位中年男子身後,看起來十分的殷勤。
看到這幕後。
劉大清眉頭微皺,他有種不好的直覺,這些領導上來,該不會跟曹路有關吧。
心中沒底的劉大清對著張六福說道:“來了這麼多領導,我們要不要也跟上去看看。”
張六福搖頭嘆道:“沒心情。”
最近這些天,張六福臉上的皺紋多了不少,他,劉大清、何中田三個,他年紀是最小的。
可臉上的皺紋確是最多的,因為是老來得子,就對孩子寵了點,可沒想直接給孩子給寵壞了。
不好好讀書就算了。
連工作也不去,整天就知道搗鼓什麼影片。
前不久,把他家的魚塘撈了去拍影片不說,昨天還信誓旦旦地跟他說,會堅持做影片到底,還說簽了個什麼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