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生物防治法,見效雖沒有農藥來的快,但效果還是挺明顯的。
大概兩週的時間。
有機蔬菜大棚的生態有了明顯的好轉,薊馬的數量少了很多,大棚角落全都是蝸牛殼,白粉病也消失不見了。
同時,大棚蔬菜的產量也提高了不少,雖還沒有達到巔峰水平,但至少達到了七成左右。
而讓曹路驚喜的是,他種下去的山蘇已經有三十多厘米高了,一株株青翠欲滴,目前葉片還比較少,等葉片多長一些,就可以收成了。
山蘇的產量並不算大,正常每月畝產也就50多斤,而曹路使用特效有機肥,能讓每月畝產達到100斤左右。
前不久,昌輝公司給他開的價格是每斤40元收購,也就是說,只要山蘇可以採收後,每畝每月能賣4000元。
雖然沒有那些西紅柿、茄子掙錢,但山蘇不怎麼招蟲,這次蟲害對這兩畝山蘇幾乎沒什麼影響。
且這玩意種下去,只要管理得當,可以連續收成20多年,屬於前期投入大,後期躺著收錢的那種。
......
而這一段時間,不少村民的大棚已經蓋好了,還學他種起了有機蔬菜。
可菜都還沒收成,部分村民就已經崩潰了,因為採用有機的種植方法,不單蔬菜長得慢,且蔬菜還特別容易得病。
劉大清家的門檻,這段時間都快被村民給踩爛了,全都是來找他諮詢問題的。
“不打農藥,這麼多蟲根本就抓不完啊,我家的菜都快被蝸牛給吃光了。”
“我種的黃瓜全部得病了。”
“不是說用大棚種菜很快嗎,曹路那邊都收一茬了,我們怎麼才剛剛結果,比我家的菜地還要慢。”
......
這些天,劉大清看起來非常憔悴,每天都睡不好,曹路有次半夜醒來,發現他家臥室燈還亮著。
原因是,他自己整的那兩畝大棚也出現問題了。
明明用一樣的土,一樣的苗,一樣的管理方式,可菜怎麼還是長得那麼慢!
劉大清實在想不通!
而何中田這兩天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因為蓋大棚的錢都是他墊資出的,要是整不起來的話,那錢就打水漂了。
“老何別急啊,不就沒曹路種的快嗎,我們的菜還是能賣出去的,我已經聯絡了上次來曹路那裡收菜的菜販子,他們說可以五塊錢收我們的菜。”
“真五塊錢收。”
老何驚喜道。
“嗯,我都已經跟他們談好了。”
“能賣出去就好。”
聽到這句話的老何,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確實菜沒有曹路長得快,但他們這些也是有機蔬菜啊。
......
......
過了半個月左右。
大竹村那批搭蓋大棚的村民,集體迎來了採收,就跟劉大清當初說的一樣,確實有不少菜販子上來收菜。
且價格跟曹路那邊一樣。
空心菜:五塊錢。
茄子和番茄都是十塊錢。
賣完菜後,那些村民一個個喜笑顏開,一時間,曹路又變成了村裡的熱門話題人物,不過這次是負面的。
村民都在罵他太自私,好技術自己留著,不像劉大清那麼仗義,不單教會大家怎麼種有機蔬菜,還讓大家也跟著一起賺到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