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明月照玉階> 第一百三十五章 風捲雲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風捲雲湧 (2 / 2)

名的南北榜之爭。

明洪武末年,明朝又迎來三年一度的會試科舉考試。

經會試考核,以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為主考的考官們選出貢士51名,均為南方考生。

無一名北方考生選出。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鳴冤告狀,日日都有大批北方學生前赴禮部上訪,“科場舞弊”一時成為朝野最大的話題。

只要涉及貪汙、舞弊這此字眼就會強烈牽動明太祖那一直敏感緊繃的神經,更何況又是他垂暮之年,江山穩定、社稷安康更是他日思夜慮,憂心忡忡的。

可想而知,他心中對這樣的事件心中是怎樣的焦慮。明太祖朱元璋立即下詔徹查此事,經數日複核,得出結論劉三吾等人閱卷公平、公正,這引起了各界譁然。

但緊接著,朝中又有人暴出複核的結果實際上是78歲高齡的大儒劉三吾考官內部在複核中專門挑出低劣的北方考生答卷用於複核,因劉三吾等考官是南方人,私下偏向鄉人,所以導致結果與初審一樣。

這個巨大的有爆炸力的“操作黑幕”瞬間使朝中局勢劇變,明太祖龍顏大怒,揮出硃砂御筆作出了一個極端的決定將劉三吾等人被定為“反賊”,發配寒地!

涉案諸官員皆得到嚴懲!

垂垂老矣的朱元璋親自審卷,重新開出一份貢士名單51人皆來自北方。

這也就是後世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榜之爭”。

身為一國開國之君,最看重的是明朝江山的千秋萬代,在朝堂之上尚且講究君王平衡之術,更別說北方尚武,南方尚文,在選撥人才時尤其更注重文韜武略,文武並重。

朱元璋需要從頂層設計上來保障北方士子也有參與王朝政治的機會,只得使用政治權力粗暴干預科舉制度,實行嚴酷的思想統治的延續。最後的南北榜之爭的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實際上,這個著名的“南北榜”並不是一場科舉舞弊事件,它只是朱元璋維護官員“南北更調”的任職格局,遏制腐敗,進一步維護北方政局穩定的重要考量,這為平衡即將更替的明朝舊帝新君之間的朝代局勢有著不可估量的政治關係。

而78歲的大儒劉三吾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最後他也難以理解身處高位的君王聖意,以近八十的耄耋之歲被髮配邊遠,且身負罪名,不能不說是一個人生的悲哀。

劉三吾,是明朝著名學士大儒,博學多才,善於寫文章。

明太祖撰寫《大誥》及《洪範注》,完成之後,都命他寫序。

敕命劉三吾修撰《省躬錄》、《書傳會選》、《寰宇通志》、《禮制集要》等書,都讓劉三吾總領其事,賞賜很豐厚。

明太祖甚至曾經說“我曾經看到奎壁之間有黑

氣,現在消失了,文運恐怕要昌盛了吧。你們應當有所著作,以稱合我的心意。”

連他寫詩,有時令這位愛臣跟著唱和,曾經賜給他朝鮮玳瑁筆。這位愛臣上朝參拜,他命他站列在侍衛的前面。飲宴群臣,他賜予他坐在殿中。

劉三吾與汪睿、朱善並稱為“三老”。

後劉三吾年紀漸老,皇上對他的禮遇也漸漸輕了。但他性格豪爽,與人交往不用心計,自號“坦坦翁”。他的這種性情不知就能通,就是到了身臨大節的事情,堅定不移不能改變他的志向。

在懿文太子死,皇帝駕御東閣門,召見群臣對答誰接太子之位,傷心慟哭。

老臣劉三吾向他進言說“皇孫是嫡派後裔,繼承帝位,合乎禮制。”

立皇太孫朱允玟由此開始。

可後來,因戶部尚書趙勉(劉三吾的女婿)接受贓物獲罪而死,劉三吾才引咎辭職。

沒想到因南北榜明太祖親自再次啟用劉三吾,卻最後讓這位耄耋大儒又再次領罪發邊直至數年後才被召回。

(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