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那種豪氣和鐵骨彷彿讓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後的新中國的護照背面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大明國有這樣的天子是幸運的。
我看了他一眼,如果他知道幾百年後是日本侵略中國,他會不會大手一揮,揮師跨海,建都東京呢?
我半晌才慢慢道“陛下是一代聖君,臣妾對陛下的英明怎敢有任何想法。”
他審視了下我的臉色,道“皇后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
我道“先皇對日本一直厭惡,日本人天性狡詐,陛下切不可因他一時的恭順而大意。”
我幾乎要說出希望他越海侵日,建都東京的話,但終究侵略他國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上極少的,除元世祖忽必烈外,幾乎沒有,我終究是無法說出來。
終究歷史的程序也不是我一句微薄的話就能改變的。
一絲絲溫煦的風吹來,這是二個侍女躬身端著一盤金色誘人的圓果實來,金果在透明的琉璃大盤裡尤自帶著透明欲滴的水珠。
朱棣立刻取了一枚,剝開遞於我,我似曾眼熟,但不知是什麼。
朱棣一笑道“皇后,你不記得了這是均州太和山的榔梅呀。”
哦?我伸手接過,喂於嘴中,一股酸甜清爽直浸心肺。
朱棣自己也拿起一顆道“這是幾年來太和山第一季剛結的榔梅,太和山正一道教第四十四代真人長慧真人專程進京貢奉的。”
已經是太和山第四十四代真人了,我一下想起那時的如這果味般青澀的歲月,不覺一聲嘆息。
朱棣輕輕握住我的手,臉上出現一絲往日的回憶,道“皇后,那時我們才相遇,沒想到一晃已經二十餘載,我們的孩兒都已長大。我還記得在南巖有一處可以祈福許願的龍頭香,可惜元末戰火已經燒燬,你當時許的什麼願?朕已命人重修龍頭香,大建武當,當年平定候的世子張彪已世襲候位,我準備命他、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璡、禮部尚書金純等率20餘萬軍民大修武當山。封太和為‘大嶽’,高於五嶽之上,尊之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將其列為道教第一名山。山下的梅子縣已改名官山縣,而且平定候自那以後十餘年來,因溪修築了十道堰塘以灌溉農田,多年來未再受到澇旱之災,使當地更是一片魚米之鄉。朕心甚是欣悅,已經下旨將均州改名為十堰。並擬傾注國力,在太和山上敕建成9宮8觀33處道教建築群。尤其在我們當年進山的那個地方建成一座巍峨壯觀的宮殿,名取紫宵宮。皇后覺得如何?”
我望著他,朱棣展眉望著前方道“朕
自登帝位以來,時時想起太和山下,真智真人在我們臨走送別時隨口吟的那句詩客自東來氣盡紫,樵歌西去雲騰霄。”
哦,他還記得。我輕輕一笑,道“陛下為皇帝,是天象早有徵兆,確實人心所歸。在福建時誠意伯劉基的長子劉璉也曾道其先父早已預言陛下有齊天之福,你當時不是也不信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