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案桌邊的人聽了,略“嗯”了一下。
這時黃公公做手勢光祿寺的晚膳是否上桌,我輕輕擺了擺手,黃公公悄悄下去。
我輕聲道“幾日沒見皇上,臣妾掛念。所以今日來恭請陛下一起去坤寧宮用膳,不知道陛下是否願意賞臣妾一個薄面?”
眼前黃色龍袍隨著光影金光流動,這位君王抬起頭,有些無奈而疲憊的聲音道“皇后美意,朕哪有不受之理。”
我伸手扶起他的手臂道“今晚有二子漢王從山東樂州帶回來的雪燕和我們曾喝過的蘋果果酒,冰糖雪燕我已命人燉好,就近重陽,還有太子妃冰兒親手為我們做的桂花小釀,剛才我又專門讓人為皇上陛下做的把子肉,現在都等著皇上前去賞嘗呢。”
那君王已經站起來,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容,我陪著他緩步出殿,正是夕陽西下,遠處的天際晚霞飄動,霞光蔚然。我們緩步走下臺階,我發現他的眼中在一掃臺階之際閃過一絲陰鬱。
我不由道“皇上好象有什麼憂傷在心中?”
朱棣臉上出現一絲瞬間的恍惚,輕輕捉住我的手道“皇后,當日靖難之役,我帶人攻進京都,攻進皇城,登上這大殿時,就在大明殿前,增壽弟弟流著鮮血倒伏於地的身體還橫躺於殿前的石階上,雙目未閉。(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現出淚光)我一看到這個大明殿的臺階,就想到了增壽。在我登上皇位之
時,聽到下面百官朝賀,如同夢中,我一眼掃到殿前,就彷彿那個流血的身影還在眼前,才知不是夢。現在我雖每日端坐於大殿之上,可只要想起增壽,還有那麼多為這場戰役而亡的將士,心中尤為不安。”
我聽聞,不僅輕輕撫著他的手,他的手更是粗糙此時卻顯得無力而疲憊。
我輕輕道“自古代以來朝代更替免不了殺戮,也並非你所想,事已至此,象父皇那樣做一代英明君主才是你要做的。”
他的眼睛極其的幽暗深遂,我輕輕挽住住他的肩臂緩緩走著,道“增壽還有那麼多死的將士扶持你成就了靖難之役,登位稱帝。而哥哥輝祖卻是一心忠於前朝,幾個兒子差點死於他的手中。”
(燕王朱棣起事之後,哥哥徐輝祖也奉建文帝旨出征。他有智有勇,曾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卻沒想到即使如此,仍遭建文帝疑忌,臨陣換將。燕王朱棣率軍渡江,徐輝祖亦引兵力戰。建文帝兵敗,朱棣進佔南京,徐輝祖仍保氣節,獨守父祠拒不出迎)
朱棣臉上現出憤恨之情。
我們緩緩下了數百玉階,龍輦悄悄跟於身後。
我們在和煦的晚風裡緩緩前行,我慢慢道“陛下近日何事如此煩憂,以至茶飯不飲,睡不安榻?”
朱棣眉宇間浮現出沉重的神情,慢慢才道“近段時間各地摺子如雪飛來,全國各地天災人禍連連。前日河南布政司報黃河改道,洪水氾濫,屍橫遍野,到處如一片風聲鶴唳。”
“自然災害古之有之,聖上不足為慮”我道。
朱棣不語,突地臉上閃現過一抹異色,沉聲道“據河道總監報,黃河已數百年未曾發生改道。”
他的聲音異常竟帶著一絲幾乎聽不出的顫抖。
我慢慢與朱棣走著,沒有看他的臉,伸手輕輕撫住他的手,眼睛掃過腳下正走的白玉御道,那飛騰的龍身、猙獰的龍首、飛揚的龍鬚、虯勁的龍爪,都無聲的顯露著皇宮的威嚴和至高無上的尊崇。
我慢聲道“陛下您多慮了,史書上著名的大禹治水會不會也是因黃河改道導致的洪災?那時可是千古稱道的堯舜時代呀?現在只能說是不是又要出一位堯舜之君呢?”
我反問道,身邊那著黃袍陰鬱之人的手一下輕鬆了一些,我聽到他的嘴角微微翹起,風輕輕吹過,他的明黃色的黃絲絛穗輕輕飛起。
遠遠離後的五色九龍傘迎風招揚,鳳輦的紅紫蓋色彩灼目。
我道“任何朝代,天下的百姓需要的都是一個富裕強盛的國家,需要的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一個君王只要上對得江山社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就不愧為一國之君。任何一個人當皇帝,若國家被欺凌,百
姓被壓迫,生活如水火,那這個皇帝就怎麼配稱為君王呢。而皇帝您就將是一位能給予這個國家和百姓保護的聖君。”
我道“哥哥和弟弟他們雖都是我的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他們卻行為截然不同,天壤之別,可他們的出發點實際上都只是忠君而已。”
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我道“陛下,所以不能責怪其忠君,更不是治其死罪。當今賢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應當以新疏舊。他們大多英明神武,勤政愛民,敢於勸諫,力行改革,使得國家能夠迅速富強,比如象謝縉這樣的天下才子,陛下就要多重用。有很多才子都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但都為人耿直,剛正不阿。陛下應不計其鋒芒,而多惜其麒麟之才,為天下所用。陛下重才、惜才,天下人才會更臣服殿下。”
我的嵌珠寶鳳冠珠玉髮簪的流蘇垂下,在耳邊閃閃爍爍。
他彷彿輕輕點了點頭。
我繼續道“堯帝施行仁治是從自己的親人開始的。象周王、齊王他們都是陛下的兄弟,陛下曾經說過天下也需仁治天下,對自己的兄弟更要有兄弟之情。陛下對他們已經非常仁厚了,讓各地親王仍回原地就藩,恢復爵位,保留他們坐食厚祿,世襲榮華,沿襲前朝親王仍然每年可以從國家得到一萬石米,郡王兩千石。朝中正一品的文官,一年俸祿也不過米一千石出頭。但陛下也要適當削弱地方諸王的兵權,嚴令他們不得干預地方要政,以防後患。”朱棣點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