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小姐,王爺回來了!”
“王爺親率援兵已打回來了!”
我一下驚醒,眼前一切飄散,阿彩已奔進挑帳,喜極而泣。
“王爺回來了?”我不敢相信地問,心境還有些似夢非夢。
是呀,是呀小姐!她連聲應道。
她匆匆替我披衣,“小姐,世子派人傳報說,王爺深夜帶兵回燕,已全部收服城外攻軍,現在可能已經進宮來了呢!”
阿彩歡喜的眼淚掉下來,連聲說道。
而我的耳旁已聽到寢殿外響起些許開門雜聲,我的耳邊已聽到了那熟悉的腳步聲音,而那熟悉的腳步聲已經快速的傳進來!
我一下赤足奔出,殿門已大開,我踉蹌幾步,寒地襲人,踩著廷院裡的寒霜碎雪奔出,跑過中廷甬道,跑過雪落冰霜,我猛一抬頭已看到那張剛才還在夢境裡年輕冷峻的臉就在我的眼前,可是…可是卻早已是滿臉蒼桑和憔悴,但他兩眼射出的冷靜的光仍是那麼醉人,我一下撲倒在地,他伸出手緊緊扶住我,我的眼淚滴在地上,在清泠的月下碎成一地冰屑……
當夜,朱棣率領寧王的朵顏三軍直逼李景隆軍營,世子的燕軍聞警出擊與之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山東德州。
次日,攻打北平士兵聽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後李景隆又從德州逃到濟南。
朱棣率燕軍尾追不捨,於濟南一舉擊潰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餘萬眾。
但濟南城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
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復德州。
同年,山東布政使鐵鉉配合盛庸在東昌大敗朱棣燕軍。
東昌一戰,榮國公張玉戰死陣中,朱棣困於陣中,成國公朱能拼死護佑才得以從陣中脫險。
戰火已如火如荼在全國鋪開。
建文三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於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
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
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主要在河北、山東。
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
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
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應天府皇宮內侍太監冒死送來了一封“應天府空虛,宜直取”的密信。
朱棣遂擬越過山東,以雷電之勢直搗應天城。
建文四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
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醒悟,南下追截。
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於齊眉山,燕軍大敗。
雙方相持於淝河。
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議的影響,將我的兄長徐輝祖所率領的軍隊調回南京,削弱了前線的軍事力量,南軍糧運又為燕軍所阻截,燕軍抓住時機,大敗南軍於靈璧,僅俘獲南軍將領幾百人。
自此,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
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等要地,準備強渡長江。
這時,次子朱高煦引番騎趕到,燕軍軍勢大振。
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攻至應天的江防浦口,鎮江守將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陳瑄(曾任成都右衛指揮同知)率舟師出江防迎降,並幫助燕兵渡江南下,朱棣率軍直趨金陵。
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曾大戰北平的此後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為朱棣開門迎降。
燕王朱棣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