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傑準備和蘇芸換一家影城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剛才還在背後議論的幾個人,此時已經走了過來,呈六個方向圍堵之勢。
其實這一切,都是徐傑那條微博惹的禍。
徐傑在發出那張照片之後,許多粉絲都在評論區留言,其中不乏照片中的人。
有的人在評論區中詢問影城的位置,而合影中的人就如實熱心的回答了,這就導致一些在影城附近的粉絲紛紛來這裡打卡,希望能夠再次遇到明星,結果讓她們等著了。
“徐老師、芸姐,我們是你們倆的粉絲,可以和我們和張影嗎?”一個女粉絲問道,眼中透露著熱切和期待。
“可以。”徐傑聽見後答應了下來。
粉絲已經開口,如果不答應,豈不是顯得很不親民?
不知道的還以為耍大牌呢。
然而不答應還好,一答應,許多觀望的人也湊了過來。
又被人圍住了。
徐傑看見後心想,下次絕對不會在同一個影城看兩場電影了。
太危險。
“電影馬上就要開場了,我看不如大家一起合張影吧。”徐傑又拿出了這一招。
眾人想到老徐之前在微博上發的那張照片,立刻圍在徐傑和蘇芸身邊,而拍照的又是影城的工作人員。
合完影,徐傑拉著蘇芸匆匆進入影廳。
兩人走了,但是身後卻熱鬧了起來。
“老徐和芸姐去了8號廳,快看8號廳要放的是哪部電影!”
“8號廳等一下放的是《生者》,是一部文藝片。”
“文藝片?老徐和蘇芸看的是文藝片?這倒是很符合兩人的氣質,一位是電視節目的導演,一位是創作型實力歌后。”
“還有票,趕緊買!”
“我擦,看的時候還有空位,怎麼付款的時候顯示已售罄?”
“誰買到8號廳的票了,可以把票賣給我嗎,我出兩倍票價。”
“我出三倍!”
原本很少有人關注的文藝片,如今一下子成為熱門,就算有人現場出高價,也買不到,畢竟誰也不差那幾十塊錢。
而能和大明星一起看場電影,偷偷拍下幾張照片,足夠在朋友圈和微博裡面炫耀幾天了,這種被朋友、同事關注的感覺,可不是百八十塊錢就能夠買到的。
徐傑找到位子和蘇芸坐了下來。
和下午那場喜劇片相比,這場的觀眾比較少,座位還有一半是空著的,而距離開場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這個時候沒人,基本上就不會有人了。
這就是文藝片的尷尬現狀。
哪怕是在國慶檔,哪怕是在一天只有兩場的情況下,影廳裡的人依舊不能坐滿。
不是文藝片拍的不好,事實上,許多文藝片的口碑都是非常不錯的,即使多少年以後,也會被人稱為經典,甚至封為神作。
但現實就是,真正會走進影廳裡面看文藝片的人少之又少,也很少有人願意為文藝片買單。
即使那些後來被稱為經典和神作的電影,絕大多數人也是透過網路發現並認識的。
所以就算是大導演拍文藝片,也很難拉到投資,有許多導演因為沒人投資,甚至只能把自己的車子、房子賣了去籌錢。
資本都是現實的,叫好不叫座是無法打動他們的。